罗布泊一次核试验中,我国放飞50只军鸽,结果只回来45只。科研人员不知道的是,没

文史啊旺 2025-10-04 22:46:05

罗布泊一次核试验中,我国放飞50只军鸽,结果只回来45只。科研人员不知道的是,没回来那几只,竟然创下了记录…… 说起这个事儿,得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军鸽队讲起。那时候,部队里有个关键人物叫陈文广,他是咱们国家第一个搞军鸽研究的教授级干部。陈文广1931年出生在广东肇庆,从小就对鸽子着了迷,才6岁就开始养,第一只鸽子还是靠卖废品攒钱买的。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军飞虎队撤走,留下一堆信鸽散在云南昆明一带,他和几个鸽友四处收集这些鸽子,试着繁殖和训练。1950年,昆明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鸽通信队,吸收了那些美军遗留品种,还从苏联引进了些鸽种。陈文广看准机会,1954年9月写信申请参军,顺带把自家养的鸽子带上,经中科院推荐,顺利入伍。 进了部队,陈文广从教练员干起,很快就成了军鸽队的骨干。他负责全军唯一一支军鸽队的训练,基地设在昆明高原上,那地方地形复杂,海拔高,风大雨多。他带着团队设计出一套适应高原的训练法,鸽子每天得飞200公里,背着小信筒穿越山谷和雾区。遇到沙尘暴,他们还模拟环境,让鸽子在封闭棚里盲飞,练方向感。更绝的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生化或核环境,他引入低剂量辐射适应训练,用控制的辐射源逐步暴露鸽子,观察它们飞行路径的调整。这些训练听起来挺狠,但就是靠这个,军鸽才在极端条件下站得住脚。陈文广通过解剖和观察,发现云南本地鸽种有“向山性”,就是说它们天生爱往高处飞,适合边防用。他调整饲料,加谷物比例,确保鸽子耐寒耐旱。到60年代,他育出了“高原雨点”品种,这些鸽子体型匀称,飞行速度能到每小时80公里,已经输送出去几万只,支援边海防部队。 军鸽队的价值在那时候特别明显。边境哨所建站,通信不稳,鸽子就成了可靠的信使,不用电线,不怕干扰。陈文广带队深入边境,布点训练,鸽子不怕声光电烟这些干扰,成了部队的秘密武器。80年代中期,鸽界一提云南军鸽队,就没人不知道陈文广,他还当过几届昆明市信鸽协会主席,写了书分享经验。军鸽队当时有两名干部、三名战士,每只鸽子的服役期6到8年,他们在赛鸽楼后腾出空间,继续育种和训练。 转到1967年6月,这事儿就和罗布泊的氢弹试验挂上了钩。那是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时间是6月17日上午8点20分,高空2960米引爆,冲击波震天动地。试验前,科研人员从昆明基地挑了50只最顶尖的军鸽,分成三组,分别放进距离爆心50米、500米和1000米的地下掩体里。每只鸽子脚上戴金属环,刻编号,比如RB-273,背上固定微型辐射记录仪。掩体是遥控的,爆炸一响,笼门就开,鸽子直接扑出去,穿越蘑菇云区。目的是采集近爆区的生物辐射数据,这在当时是空白,得靠活体样本填上。 爆炸后没多久,30分钟内,45只鸽子就陆续飞回50公里外的临时基地。工作人员检查了它们的羽毛灼伤、呼吸频率和体表辐射值,这些数据直接丰富了核防护和生物适应研究的理论。鸽子翅膀上有些焦痕,辐射读数显示它们确实穿过了高辐射区,但大部分状态稳定。基地里记录齐全,这批样本成了宝贵资料,帮助科学家理解核爆对生物的影响。 可问题出在剩下那5只上,编号RB-273、RB-281、RB-299之类的,一直没信号。雷达轨迹断了,回收点也搜遍了,有人猜它们在高温里化了灰,有人说方向迷失了。陈文广带队安慰大家,继续分析数据,但心里清楚这5只可能回不来了。试验现场收拾仪器,风沙卷着沙土,大家的目光投向荒漠远方。这5只的失踪,让整个实验有点小遗憾,但45只的归来已经是大胜仗。 谁知道,20天后,奇迹就发生了。7月7日早上,昆明基地的哨兵巡逻时,发现笼舍外蹲着几只鸽子,羽毛脏兮兮的,体重掉了三分之一。工作人员上手套抓来一比对,环志编码对上了,正是那5只失踪的!体表检测还有微量铯-137放射性元素残留,证明它们真穿越了核爆区。它们从罗布泊出发,横跨2800公里,途经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脉和青藏高原,全凭本能导航,没人引导,没补给,就这么飞回来了。这距离和条件,在军鸽史上绝对是记录,极限生存的活例子。 科学家赶紧对这5只做系统研究,解剖脑部发现了一种磁感受蛋白,能感应地磁场和太阳方位,帮它们定位。这发现不光解释了鸽子长途迁徙的机制,还成了后来动物行为和生物导航研究的资料来源。更巧的是,后来在敦煌北边峡谷,团队找到一群野鸽,基因序列和这些回归鸽子高度相似,估计是它们的后代。这些“核二代”鸽子抗逆性和耐辐射能力更强,成了自然选择下的样本。 这事儿也让军鸽的军事价值更凸显。科技发达了,电台卫星满天飞,但军鸽没被淘汰。2008年汶川地震,通信全瘫,救援部队第一时间带上军鸽,捆情报筒放飞,穿越废墟传坐标数据,帮了大忙。在边防高地和海拔阵地,电磁干扰多,鸽子不靠电力,不怕黑客,极端条件下优势明显。军鸽队到现在还是备用通信手段,全军最后一支,就在昆明,官兵们继续训练,传承陈文广的法子。

0 阅读:130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