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最大的快乐就是杀鬼子和疼老婆!”他是一名“奇葩”的抗日英雄,一生娶了40多个老婆,子女众多,去世后44年骨灰才得以安葬。 范绍增这人,从小就不是省油的灯。生在1894年的四川达州大竹县清河镇,那地方乡绅多,他家祖上当镇长,家底殷实,按说该好好念书娶媳妇儿过日子。可他小时候进私塾,先生念书他爱歪嘴问东问西,闹得一堂子笑场,从此落个傻小子外号。没念几天,他就退学了,整天泡茶馆听评书,赌坊里混日子,十三岁就钻进当地袍哥圈子,结拜石柱县的陈兰亭当把兄弟,学江湖规矩,练拳脚功夫。 袍哥那帮人,讲究义气,他性子直,爱吃亏不记仇,很快就混成头儿。1911年保路运动闹腾时,大竹渠县袍哥头目张作霖拉队伍响应,他跟上扛旗帜,护送张部上山落脚。两年后反袁世凯那阵,张部败了,他还帮着抢枪支,分给弟兄们用。 这段江湖日子,练就他一身胆量,也让他明白人情世故,帮会里谁有难他第一个顶上。 转眼1917年,他抓机会,通过王维舟牵线,投了熊克武手下颜德基的部队,一上手就当营长。军阀混战那会儿,四川乱成粥,他这营长当得风生水起。1918年在川东夔府驻扎,敌军夜里偷袭,他拉起三千袍哥反扑,一仗打出名堂。 换防那天,碰上刘伯承带队,两人聊得投机,刘伯承是川军督办公卫团团长,这次偶遇埋下后话。他军中生涯像走钢丝,先随颜德基反熊克武,转头又投熊克武当团长;接着跳杨森那儿,从旅长升师长;跟杨森闹别扭,又去刘湘手下,任第四师师长。 这些年,他辗转军阀间,靠着袍哥人脉和战场手腕,爬得稳当。说白了,那时代军阀割据,谁拳头硬谁说话响,他这跳槽不是叛变,是求生之道。军中日子苦,可他不忘老本行,重庆建起大宅子,娶进四十多名媳妇儿。 不是乱娶,他给她们置办衣裳,教琴棋书画,还建小动物园逗乐。子女多达十二个,散在各地,这在当时算显赫,可也埋下后患。娶这么多媳妇儿,听着荒唐,其实那年代军阀头子常见,他这算中规中矩,体现他直肠子,爱热闹不藏着掖着。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寇全面侵华,蒋介石点他当88军军长,可就空头衔,没兵没饷,摆明想削地方势力。 他不含糊,奔回四川老家,拉旧部袍哥,十天凑万余人。武器靠翻旧库,修老枪,砸自家家当凑钱,组四个加强团。 出征前见周恩来,拿来抗日纲领和持久战论,学来定四条纪律十二项注意,部队叫英挺师,官兵左臂刺新21标记。 这帮川军,家伙简陋,可纪律严,不扰民,抗日路上靠这吃饭。 1939年赶江西前线,宜昌一带打得凶。日军炮火猛,他带队硬扛,雨天阵地泥泞,川军用人海战术顶住,屡次击退敌冲锋。 转鄂西,沿江布防,埋雷炸敌船,滩头肉搏,夺下滩涂。民众支援大,送米鸡鸭,他总说胜仗靠老百姓。1940年浙赣线,他设伏兰溪山岭,炮击日军车队,炸翻指挥车,干掉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这是侵华日军头号高级军官阵亡,全国军民士气大振。 1944年攻温州莲花峰,两次增兵,步炮齐上,敢死队裹白巾冲顶,敌堡塌了,部队涌街巷,胜利撤回。 八年抗战,英挺师转浙赣鄂西,装备差却不扰民,民众指路送饭,江边堆援助箱。 他带队亲上前线,抱机枪冲锋,战场上子弹飞,尸体堆沟,血水流,可川军咬牙顶住。击毙酒井后,蒋介石赏银元,他分给士兵和民众,不留私囊。 这些仗,打出人民战争味儿,他从袍哥头子,变成真抗日将领,靠的就是那股不服输劲儿。 抗战赢了,他看蒋介石内斗不对劲。1948年12月渠县三汇镇,他拉四万官兵起义,甩手敬礼,脱离旧营。 刘伯承发电报,让他扣武器管治安,他继续巡营。起义后,部队整编,他上交重庆房产,只留二姨太张绍芬,其余媳妇儿给钱遣散。 这步棋走得利索,子女虽多,他管得严,不乱来。新中国成立,他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后当河南省人大代表、体委副主任。 日常巡视体育场,指导青年训练,动作稳当。晚年安稳,河南住着,儿女全国跑,他偶尔写信问候。 1977年3月5日,郑州病逝,享年83。 骨灰本该速葬,可子女十二个,散北京上海河南等地,对安葬地争得面红耳赤。有人说回四川老家,有人要留河南,还有想重庆。四十多个媳妇儿留下的后代,意见更杂,搁那儿拖。 殡仪馆存着,尘封四十四年,期间子女开会商量,吵架散伙,啥也没定。2021年3月31日,总算议妥,安重庆福果山生命纪念园。 仪式简单,亲属鞠躬,骨灰入土,这位爷才落叶归根。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3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