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大辽景宗去世,萧太后找到韩德让说:“皇帝死了,我嫁给你吧。”韩德让说:“这不好吧,我有妻子的。”萧太后笑着说:“这好办,我来处理她。”[无辜笑] 此时北宋王朝正对燕云十六州虎视眈眈,而辽国内部,那些手握重兵的宗室亲王们也在暗中谋划,皇帐之外,是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皇帐之内,是孤儿寡母无助的身影。 年仅二十九岁的萧绰被推上了摄政之位,这位年轻的太后深知,单凭她一人之力,根本无法稳住朝局,她的父亲萧思温虽是北府宰相,但在契丹贵族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仍显得势单力薄,在深思熟虑后,她想起了一个特别的人韩德让。 韩德让出身汉人世家,祖父韩知古、父亲韩匡嗣都是辽国重臣,他不仅精通政务,还执掌着南京留守的要职,在军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更值得玩味的是,年轻时萧绰曾与韩德让有过婚约,只是后来景宗介入,这段姻缘才无疾而终。 萧太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不仅将韩德让提拔为南院枢密使,总领汉地事务,还赐予他皇族姓氏“耶律”,甚至破例允许他出入宫禁,为了确保韩德让能全心全意辅佐朝政,据《契丹国志》记载,萧太后还使韩德让的原配李氏主动离家,这些举措在当时引起了不小非议,却让韩德让成为了萧太后最坚定的政治盟友。 在此后的岁月里,这对搭档配合默契,韩德让主持改革,推行科举,缓和了契丹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他整军经武,在澶州城下与宋军对峙,最终促成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这个条约不仅为辽国争取到了每年三十万银绢的岁币,更开创了宋辽之间长达百年的和平局面。 在共同理政的二十七年间,萧太后始终倚重韩德让的才能,而韩德让也尽心竭力地辅佐着这对母子,直到1009年萧太后病逝,韩德让依然守护在年轻的辽圣宗身边,在他去世时,辽圣宗亲自为他服丧,将其安葬在萧太后陵墓旁,完成了这段跨越君臣的特殊情谊。 这段历史让我们看到,在时代巨浪中,个人选择往往与命运交织,当危机来临,是明哲保身还是勇担重任,当旧情复燃,是沉溺私欲还是以国事为重,萧太后与韩德让用他们的人生给出了答案,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总有些人能超越个人情感,将命运与时代责任紧密相连。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哪是爱情,分明是顶级政治合伙人的双向选择,萧太后需要韩家的势力和他的才能稳住江山,韩德让也借此达到了人臣权力的巅峰,双赢。” “手段太狠了,放现在就是刑事大案,但在那个你死我活的权力游戏里,对她来说可能真是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历史对强人总是更宽容。” “韩德让原配李氏才是最惨的,完全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历史上连个全名都没留下,真是可悲可叹。” “别光看八卦,他们俩治理国家是真的有一套!澶渊之盟换来一百多年和平,发展经济缓和民族矛盾,这才是重点,是了不起的政治家。” “这种关系放现在就是事业型CP的天花板吧?既是夫妻又是战友,强强联合把公司(辽国)做到世界500强,比狗血偶像剧带感多了!” 如果你是萧太后,在当时的处境下,你会怎么做? 官方信源: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古籍保护中心
1982年,大辽景宗去世,萧太后找到韩德让说:“皇帝死了,我嫁给你吧。”韩德让说
轩叔观察
2025-10-04 16:25:44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