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华领事馆突然宣布了! 10月3日,美国驻华使领馆在其社交平台X上突然宣布:

云景史实记 2025-10-04 16:11:53

美驻华领事馆突然宣布了! 10月3日,美国驻华使领馆在其社交平台X上突然宣布:因政府拨款问题未解决,官方账号将暂停定期更新,仅保留紧急安全信息发布。这事直接源于美国国会两党谈不拢,导致联邦政府从10月1日起正式“停摆”。 这哪是什么突发状况?分明是美国政治顽疾的老毛病又犯了。时隔近七年,联邦政府再度“关门”,75万雇员被迫无薪休假,副总统都警告可能要裁员。 政府 “停摆” 到底是咋回事?简单说就是国会两党没谈拢下一年的花钱计划,政府没钱运转了,只能关门歇业。 这次又是因为啥吵起来?还不是老套路,共和党提的临时拨款法案里没算上医保补贴的钱,民主党不干,两边就这么僵着,眼睁睁看着 10 月 1 日新财年开始,政府一分钱没有,直接 “停摆” 了。 这哪是 “谈不拢” 啊,分明是 “不想谈拢”,两党都想借着预算问题逼对方让步,把国家运转当筹码,哪管老百姓的死活。 这种戏码美国四十年来演了十四回了,早成了固定节目。远的不说,2013 年奥巴马当总统那会,共和党为了反对医改,硬是卡住预算不批,让政府关门 16 天,当时经济就少赚了几十亿,好多人的房贷车贷审批都给耽误了。 最离谱的是 2018 年底到 2019 年初,特朗普要修边境墙,民主党不给钱,两边僵了 35 天,创下最长停摆纪录。 那次光经济损失就有 110 亿,其中 30 亿再也追不回来了,80 多万政府雇员没工资拿,航空管制员无薪上班,航班天天延误,连药品审批都停了,多少病人等着救命药却拿不到。 现在时隔七年又来这么一出,情况比以前更糟。这次直接有 75 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还有些关键岗位比如空中交通管制员,只能白干活拿不到钱。副总统万斯 10 月 1 日就放话了,要是停摆拖久了,就得裁员,白宫发言人更直接,说裁员 “很快就会发生”。 不光政府雇员遭殃,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也被搅得鸡犬不宁。华盛顿纪念碑、自由钟这些景点全关了,有个从加州来的 61 岁老太太,带着儿子特意来首都旅游,结果国会大厦进不去,只能在外面看告示,气得说 “政府就该为老百姓好好办事,根本不该搞成这样”。 而航空业更是愁得头大。联邦航空局 4.4 万人里,1.1 万人被迫休假,剩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本来就缺人,现在更是捉襟见肘, 总共才 1.08 万人在岗,比编制少了近 4000 人,设备还老旧得不行。这些管制员没工资还得硬扛,压力大得要命,万一走神出点事,就是机毁人亡的大事。 旅游协会说了,停摆一周旅游业就损失 10 亿,国家公园每天门票少赚 100 万,周边商户每天亏 7700 万,多少小老板就靠这旺季活命,这下全完了。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早就算过账,政府每停摆一周,GDP 就少 150 亿,要是停一个月,就得额外多 4.3 万人失业,消费者要少花 300 亿。 高盛也说了,停摆一周经济增速就降 0.15 个百分点,再算上私营企业的损失,降得更厉害。2018 年那回的损失还没忘呢,现在又来折腾,这哪是发展经济,简直是往火坑里推。 更要命的是,劳工统计局这些部门一关门,就业、通胀这些关键数据都发不出来,投资者摸不清情况,股市、美元汇率都得乱晃,连美联储调利率都没了准头。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什么预算问题,就是美国的政治顽疾没法治了。他们的国会本来该批十二项拨款法案,程序又多又复杂,两党还总把自己的政策塞进去,不同意就拖着。 这些年两党越来越对立,早就不是为了国家好,而是 “为反对而反对”,哪怕知道停摆会坑了老百姓,也绝不松口。 共和党提的法案没医保补贴,民主党就否决;民主党要加钱,共和党就不批,反正谁都不让谁。去年 12 月和今年 3 月就差点停摆,每次都是熬到最后几分钟才勉强续上钱,根本不是解决问题,就是拖延症发作。 有人说这是制度漏洞,可这么多年了,漏洞也没补上。学界早就呼吁搞 “自动拨款”,让政府不至于轻易停摆,可两党都觉得这会削弱自己的筹码,压根没人真当回事。 结果就是四十年来停摆十四次,损失越来越大,人心越来越散。政府雇员没干劲,年轻人不愿进公职,老百姓对国会越来越失望,这哪是治理国家,分明是互相拆台。 现在美驻华领馆账号停更只是个小信号,接下来要是停摆拖久了,麻烦还在后头。签证审批得拖,出口证书发不了,港口的货堆着运不走,能源钻井的许可证也办不下来,连科研经费都得冻结,多少实验得半途而废。那些议员坐在空调房里吵架,拿国家利益当赌注,可受苦的全是普通老百姓和小企业主。 说真的,这哪是什么 “突发状况”,就是美国政治病入膏肓的必然结果。只要两党还把党争当儿戏,只要这个漏洞百出的预算制度不改,再过几年,照样得上演一模一样的戏码。 美领馆停更账号不算啥,等哪天他们连基本的外交服务都保障不了,才真能看出这病有多严重。

0 阅读:5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