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表示,若政府持续陷入“停摆”状态,可能会出现裁员和项目削减。由于美国会参议院9月30日先后否决两党拨款法案,当地时间10月1日0时1分,美国联邦政府近7年以来再次“停摆”。 美国政府停摆的“剧本”几十年没变过:每年10月1日前,国会得通过预算,不然联邦机构就得“关门”。 可两党总在最后关头掐架——民主党要保《平价医疗法案》的补贴,共和党非要砍医保钱;民主党骂共和党“没诚意”,共和党反咬民主党“耍赖皮”。 这次更绝,参议院9月30日先否了民主党的法案,又否了共和党的提案,直接把政府“晾那儿”了。 这种戏码美国老百姓早看烦了:自1976年以来,联邦政府已经“罢工”22次,最长的一次是2018-2019年特朗普当总统时,因为建边境墙的钱谈不拢,硬是停了35天,经济损失超110亿美元。 这次虽然只停几天,但影响一点不小——80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国家公园垃圾没人收,机场安检排长队,连疾控中心监测流感的能力都弱了。 政府一停摆,老百姓最先倒霉。华盛顿、纽约的机场安检队伍排得跟长龙似的,航班延误成了“日常操作”;黄石国家公园的游客中心关了,厕所堆满垃圾,游客只能自己找地方解决。 想办护照、签证?等吧,工作人员都“放假”了。更要命的是医疗系统——疾控中心没法及时更新疫情数据,药品审批卡壳,医院预约时间翻了好几倍。 经济上也跟着遭殃。国会预算办公室算过,2018-2019年那次停摆,每天经济损失4亿美元,相当于GDP的0.02%。 这次虽然时间短,但特朗普政府放话要“裁员”,要是真砍了公务员,以后政府服务效率还得降。 更搞笑的是,美国驻华使领馆的社交媒体账号都发公告:“除了紧急安全信息,我们不更新了!”连“面子工程”都顾不上了。 特朗普这次放狠话,表面看是“财政危机”,实则藏着政治博弈。共和党掌控着众议院和参议院,但参议院需要7张民主党票才能通过法案,民主党就抓着这点死磕医保补贴。 特朗普政府要是妥协,会被保守派骂“软蛋”;要是不妥协,停摆时间越长,民众对政府的怨气越大,2026年大选可就悬了。 更狠的是,特朗普要求“准备永久裁员”,这招比以往更绝——以前停摆只是“临时放假”,钱到位了还能回来;这次要是裁了员,等于直接砍政府编制,以后想恢复服务都难。 这哪是解决财政危机?分明是在用“裁员”逼民主党让步,顺便给自己的政治阵营“立威”。 美国政府停摆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两党把预算案当“人质”,拿老百姓的生活当筹码。 民主党要保医保,共和党要砍开支,谁都不肯退一步,最后苦的是联邦雇员——无薪休假不说,还可能被裁员;苦的是普通民众——看病难、出行难、办事难。 更苦的是美国经济——每天4亿美元的损失,市场对政策没信心,股民都跟着慌。 最搞笑的是,这种“停摆”在美国都快成“年度大戏”了。制度上,行政和立法分立,两党又极端对立,预算谈不拢是常态;政治上,谁都不想当“软蛋”,宁可拖到最后一秒也不妥协。 可老百姓要的不是“谁赢谁输”,是政府能正常运转,是生活别总被“政治游戏”搅和。 这次特朗普放话裁员,看似是“财政手段”,实则是把矛盾推向了新高度——要是真裁了公务员,以后政府服务效率更低,民众怨气更大,两党矛盾更尖锐。 说到底,停摆不是“过家家”,是全民买单的“烂摊子”。美国要是再这么“内耗”下去,别说当“世界老大”了,连自己的日子都过不明白。
美政府刚停摆,特朗普就对中国提出一个特殊要求,他已经门清:再拖就晚了!此前美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