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一条地狱笑话。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找到特朗普,一脸焦急地说:“总统,我们国债都飙到 36 万亿美元了,最近美元贬值又快,要不要先还一部分,稳住市场信心?” 特朗普却翻了个白眼,反问:“为啥要还?我们欠的债凭啥要还?你先告诉我,美元是谁印的?” 贝森特被问得一愣,下意识回答:“当然是美联储印的啊!” 特朗普接着追问:“那美联储是通过什么方式发行美元的?别跟我绕圈子,说直白点。” 贝森特这才反应过来,压低声音说:“是通过购买美国国债…… 相当于美联储借钱给政府,政府用国债换美元。” 话音刚落,特朗普拍了下桌子,笑着说:“这不就得了?我们要还吗?这事轮得到我们急?” 贝森特愣了几秒,随后露出 “恍然大悟” 的表情:“怪不得您能当总统,这逻辑我之前咋没想到!” 这笑话听着荒诞,却戳中了美国国债与美元发行的 “闭环悖论”。 表面看,美国国债是政府欠的钱,但美元发行机制偏偏把两者绑在一起 —— 美联储要印钱,就得买国债; 政府要花钱,就得多发国债。相当于左手发债、右手印钱,最后形成 “借新还旧” 的循环,36 万亿美元国债里,有近一半是这么滚出来的。 特朗普的 “不还” 逻辑,本质是把这种 “闭环” 当成了 “免单券”,却忘了美元的信用才是这一切的根基。 过去靠美元霸权,其他国家不得不持有美债、用美元结算,可现在 36 万亿的窟窿越来越大,美元贬值速度加快,连沙特、印度都开始用本币结算石油,这套逻辑早撑不住了。 更讽刺的是,贝森特的 “恍然大悟”,像极了美国精英阶层对债务问题的 “自欺欺人”。 明明知道国债规模已经超过美国全年 GDP(25 万亿美元),明明看到新兴市场在加速 “去美元化”,却还抱着 “印钱就能解决” 的幻想。 去年美联储为了救市,半年印了 3 万亿美元,结果通胀飙到 9.1%,普通家庭连房租都快付不起; 今年美元对人民币贬值 4%,对欧元贬值 2.3%,手里的美元越来越不值钱,可华盛顿还在讨论 “要不要再发 1 万亿国债”。 这笑话的 “地狱感”,就在于它把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变成了一句轻飘飘的 “玩笑”。 36 万亿美元国债不是数字,是要靠纳税人的钱还的 。 美国每个家庭平均要承担 27 万美元债务,相当于不吃不喝工作 5 年才能还清。可特朗普们不管这些,只看到 “印钱能办事”,却忘了信用一旦崩塌,美元就会变成废纸。 就像当年的津巴布韦,靠印钱解决债务,最后 100 万亿津元连个面包都买不到;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贬值到要用车拉钱去买菜。 美国现在的做法,不过是把同样的路换了个 “霸权包装”,可本质没区别。 更有意思的是,这笑话还藏着美国精英的 “双重标准”。 他们平时总指责其他国家 “债务过高”,要求中国 “减少政府开支”,可自己欠了 36 万亿,却想着 “为啥要还”。去年美国还制裁过欠美债的小国,逼人家卖资源还债,轮到自己时,却玩起了 “发行机制” 的文字游戏。 现在连美国国内的经济学家都慌了 。 前美联储主席耶伦说 “国债规模已到危险边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直言 “再这么下去,美元霸权撑不过 10 年”。可特朗普们还在拿 “为啥要还” 当 “智慧”,简直是把荒诞当高明。 说到底,这地狱笑话的内核,是对美国经济 “寅吃卯粮” 的辛辣讽刺。 靠印钱、发债维持的繁荣,早晚会有爆雷的一天。现在美元贬值、美债没人买,就是市场发出的警告。 可华盛顿的政客们,还在沉迷于 “不还” 的幻想里,就像笑话里的特朗普和贝森特,把危机当成了 “小聪明”,最后只会把美国拖进更大的麻烦里。 信源: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填不上,特朗普决定“搞定”大债主!——中华网热点新闻
看到了一条地狱笑话。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找到特朗普,一脸焦急地说:“总统,我们国债
丁香空结雨中愁
2025-10-03 23:57:37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