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刚停摆,特朗普就对中国提出一个特殊要求,他已经门清:再拖就晚了! 此前美国政府因资金耗尽“正式关门”的消息,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政府陷入“关门危机”的同一时间,特朗普却向中国提一特殊要求。 即:公开向中国喊话“希望可以和中方理智对话缓和中美关系,甚至局部恢复中美合作让中国采购美国大豆”。因为他自己也门清:不能再拖了,再拖就晚了。 我们先来讲美国政府“关门”到底是怎么回事。 美国在三权分立体制下拥有较强政治独立性,但在资金方面仍要受到国会制约,因为联邦政府依赖国会通过的拨款法案才能维持运行。 而且民主党虽然没有掌握政府,在国会中也并非多数,但却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阻止维持政府运转的拨款法案通过。 因为按照美国宪法的相关规定,临时拨款法案只有在国会参议院获得60张票才算通过。但目前出身于共和党的国会参议员不到60位,也就是说除非民主党松口,美国政府就会一直停摆。 而民主党会阻止拨款法案的通过,主要是因为在新法案中他们与共和党就医保福利支出的问题存在巨大分歧。 共和党认为不应该在医保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只要维持现有政府拨款水平就可以了。 但民主党却要求必须加强医保相关福利,比如延长即将在今年年底到期的《平价医疗法案》的加强型补贴,并恢复部分合法居留的移民享受《平价医疗法案》的福利。 甚至民主党还放下狠话:要是共和党不答应他们的条件,就不会同意拨款法案。 只是共和党这边也不是吃素的,共和党出身的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声称:宁愿政府关门,也绝不同意向非法移民发放免费医疗福利。而在双方短期内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美国政府确实是有长期停摆的风险。 对美国来说,联邦政府停摆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比如美国旅游协会目前已经表态:政府全面停摆会给美国旅游业带来每周约10亿美元的损失。 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朗普于社媒上发文:目前美国的农民正遭受巨大损失,“因为中国仅仅只是出于谈判原因,就不购买美国的大豆产品”。 为此特朗普准备后续与中国会面,到那时大豆将是主要讨论的话题,他希望让大豆和其他的农业作物都可以“再次伟大起来”。 特朗普的表态释放了两个信号,一个是他愿意和中国进行对话、接触;另一个则是向中国提的要求,希望中国重启对美国的大豆采购。 而特朗普做出的表态,其实也和当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有直接关系。 众所周知,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可哪怕他使出浑身解数,却仍然没能让我方妥协,反倒是美国自己的利益却受损严重。 时间久了,连很多的美国民众都已经意识到问题,这也导致特朗普的民调不断下降。 此前路透社和益普索就发布了一份联合经济调查,这份调查报告显示:认可特朗普作为总统表现的美国人总数仅有41%,比9月初的42%下降1%。 还有54%左右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的政策让美国经济走到错误的轨道上,这也明显高于今年7月、8月时的统计数据。 现在赞赏联邦政府对“管控美国人生活成本管理政策”的受访者更是仅28%,足见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经济政策确实很不满。而美国经济当前的危机,不恰好也和特朗普发起的中美贸易战有关吗? 此时民主党也抓住了机会对特朗普发起全面反攻,甚至直接下狠手让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要知道这种事情在美国政治历史上出现的次数非常少。 民主党趁特朗普支持率下降时所发起的反击,的确也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甚至成功迫使特朗普暂时调整了自身对外战略布局,他现在要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还呼吁中国购买美国产品。 如果特朗普的呼吁能落地,是可以给自身带来不少好处的。 首先,中美若能全面暂停贸易战,特朗普便能调动更多精力用来压制国内的民主党。 其次,如果中国真重启对美国大豆的进口,特朗普也完全可以将其宣传成是“政绩”,得到美国大豆农民乃至其他团体民众的支持,重新拉高自己的支持率。 只要他的支持率上去了,他在应对反对派政治攻势时自然也能游刃有余——不过特朗普很难轻易实现目标,因为中国目前对美国的外交战略非常谨慎。 此前,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国庆招待会上曾表示: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两国涉外贸易总额上升到2024年的超过6800亿美元,展现出双方合作强大内生动力。而过去数月中美两国的多次经贸会谈取得进展,也充分表明平等协商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之道。 但台湾问题事关中美关系政治基础,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中美冲突,所以我方希望美国恪守一中原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不要再散布所谓“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也不要公然挑战2758号决议的共识。 中国大使的表态同样放出一个信号,即:中国很重视中美关系,我们也愿意和美国恢复关系,甚至恢复经济合作,但前提条件是美国必须尊重中国国家利益,不再挑战台湾底线。 否则,就算特朗普再怎么“向中国喊话要交流”,也不会有太多实际效果,现在中国需要看到美国改善关系的诚意。
白宫“关门”,特朗普着急发文,要跟中国好好谈谈,他真破防了。美国政府已经“停摆”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