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俄罗斯突然宣布了! 俄罗斯10月3日凌晨出动381架无人机和35枚导弹,对乌克兰多州能源设施发动大规模袭击,重点瞄准天然气运输基础设施。 这可能是开战以来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系统规模最大的一次打击。夜空被无数无人机和导弹划破,乌克兰多个州的天然气设施在爆炸声中剧烈震动。 乌克兰空军详细记录了这场袭击:381架“见证者”等型号无人机配合35枚导弹,如同死神般扑向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的能源心脏。这些设施不仅是钢铁构筑的工厂,更是数百万乌克兰人即将度过寒冬的生命线。 波尔塔瓦州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在袭击中受损严重,部分设施已被迫停止运营。这片土地承载着乌克兰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重任,如今却在战火中喘息。 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CEO毫不留情地指责这是“针对民用设施的蓄意恐怖行为”。他的愤怒背后,是面对严寒冬季可能没有暖气的普通家庭,是医院、学校和老弱妇孺面临的生存威胁。 俄罗斯国防部则坚持称,这些打击目标是“军事工业综合体及支持其的能源基础设施”。战争双方的说法,永远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乌克兰防空部队拼尽全力拦截,声称摧毁了320个空中目标。但再先进的防空系统,也难以完全阻挡如此密集的袭击。 乌克兰军队也在反击,用远程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境内的奥尔斯克炼油厂。这场能源战争,已经演变成互相摧毁生命线的残酷博弈。 袭击造成的破坏已经开始显现。乌克兰部分区域不得不实施用电限制,苏梅州和切尔尼戈夫州的情况最为严峻。随着冬季临近,这些中断的能源供应可能变成生死攸关的问题。 波尔塔瓦地区还有一名8岁儿童和两名妇女在袭击中受伤。历史悠久的圣尼古拉教堂窗户也被震碎,文化与平民再次成为战争的无声受害者。 这不是俄罗斯第一次以能源设施为靶子。自战争开始以来,每一个冬季来临前,乌克兰的电网和天然气设施都会遭到系统性打击。寒冷,已经成为了一种战争武器。 乌克兰总理指出:“俄罗斯正在恐吓平民,试图破坏供暖季”。这句话背后,是整个国家面对寒冬的忧虑与决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胜利的幻觉:普京为何夸大其军队在乌克兰的“成功”俄罗斯总统普京正试图夸大俄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