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俄罗斯还有一个普京,不幸的是,俄罗斯只有一个普京。民调出来了,果然民众还是支持他的,24年来,他硬生生把一个靠卖油混日子、除了核武器没啥底牌的国家,变成了能在国际上,跟谁都掰掰手腕的硬角色。 24年前,他从叶利钦手里接过的俄罗斯,简直就是个连底裤都快输掉的烂摊子。2000年那会,俄罗斯GDP才2600亿美元,还不如当时广东一省的经济规模;车臣叛军胆子大到在莫斯科市中心炸居民楼,街上到处是扛着枪的武装分子;寡头们更嚣张,别列佐夫斯基敢直接拍桌子跟总统谈条件,霍多尔科夫斯基掌控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石油资源,开着加长林肯在红场晃悠,比官员还威风。 最惨的是普通老百姓,卢布汇率跌得比卫生纸还不值钱,买袋面包都得扛着一麻袋钞票,美国《时代》周刊那年把普京评为“年度人物”,说穿了就是“矮子里拔将军”,但至少他让俄罗斯不再是个任人嘲笑的笑话。 上台没几个月,他就拿着“手术刀”对寡头动手:别列佐夫斯基被全网通缉,最后流亡英国客死他乡;霍多尔科夫斯基更惨,直接以“侵吞国家资产”的罪名扔进监狱,他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被拆分收归国有。 这一手硬操作下来,俄罗斯的能源命脉重新攥回政府手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就算GDP暴跌7.8%,靠着石油天然气出口,俄罗斯硬是没垮。到2024年,能源出口占财政收入的45%,欧洲国家一边骂着“要摆脱对俄依赖”,一边还是得乖乖掏欧元买天然气,毕竟冬天没暖气,老百姓要上街闹事的。 要说普京最让人记住的,还是他那股“不服就干”的狠劲。2000年车臣战争打得最凶的时候,他直接坐着坦克开进格罗兹尼,对着镜头说“要把恐怖分子塞进马桶冲走”。这话听着糙,但确实管用。虽然那场战争让俄罗斯付出了3万士兵的代价,车臣首府被炸成一片废墟,但至少把分裂势力摁下去了。 可他也留下了后遗症,为了稳住车臣,扶持卡德罗夫家族建立私人武装,现在那些穿黑制服的“小绿人”成了普京的私人卫队,却也像颗定时炸弹,卡德罗夫动不动就放话“只听普京的”,未来万一权力交接,这股力量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 后来的叙利亚战争,更是普京把俄罗斯拽回,大国棋局的关键一步。2015年,当ISIS快要打下大马士革时,俄军战机突然空袭,硬生生把巴沙尔政府从悬崖边拉了回来。可这场仗一打就是9年,花掉俄罗斯60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烧掉一个克里米亚的GDP。 最尴尬的是2024年,俄军不得不从叙利亚撤军,因为土耳其军队已经占了北部大片地盘,美国也在周边部署了更多兵力,普京原本想打造的“中东支点”,最后成了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烫手山芋。 但普京的强硬,也藏着不少争议。这些年他搞的“主权民主”,说穿了就是把权力攥得死死的。2024年大选,他得票率76.69%,看着挺风光,可反对派候选人要么被抓,要么流亡海外,纳瓦尔尼现在还关在北极圈的监狱里,连家人都见不到;之前敢公开批评他的记者,要么离奇失踪,要么被迫辞职。 2020年宪法修正案公投,官方说91.25%的人支持,可莫斯科街头有抗议者举着标语“我们不要1937年的民主”,这些声音最后都被压了下去。独立电视台被关停,反对派网站被屏蔽,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都成了禁书,现在的俄罗斯,像是个密不透风的高压锅,表面平静,底下的压力早就快绷不住了。 更头疼的是经济和民生。这些年俄罗斯经济就像“单腿跳”,全靠能源撑着,2024年石油天然气出口占GDP的32%,一旦国际油价跌破40美元,政府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西方制裁更是让科技倒退了20年,军队里的芯片得拆洗衣机零件凑数,无人机用的是民用摄像头改装。 老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2024年俄罗斯人均月工资才830美元,可莫斯科房价每平米超过1.5万美元,年轻人想买房,只能挤在苏联时期建的“赫鲁晓夫楼”里,那种鸽子笼一样的房子,连放个衣柜都费劲。 更荒唐的是,俄罗斯明明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却有14%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每天靠不到5美元过日子。普京的“强国梦”让俄罗斯重新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央,可普通老百姓却没分到多少好处,就像一场热闹的大戏,观众席上的人连碗热汤都喝不上。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普京没培养出接班人。梅德韦杰夫之前当过总统,可看着像个提线木偶,没什么实权;2024年普京任命米舒斯京当总理,外界都说是“过渡政府”,可米舒斯京既没政治根基,也没军方支持,更像是个临时救火的。万一哪天普京撑不住了,俄罗斯很可能陷入权力真空,到时候那些寡头、地方势力、军方派系,指不定会怎么争权夺利。 大家都知道,普京的路太难走,也太危险。其实普京这24年,就像给俄罗斯打了一针“续命针”,让这个快垮掉的国家重新活了过来,可也像打了“麻醉剂”,掩盖了深层的问题。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
看到印度人在澳大利亚抗议,要求获得永久居留权。本来想乐呵乐呵一下,哪知印度人却已
【99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