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爱将,国民党就像一只水母,没有脊椎,没有方向,甚至不会变化,只有海漂的命,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03 17:29:46

洪秀柱爱将,国民党就像一只水母,没有脊椎,没有方向,甚至不会变化,只有海漂的命,此比喻入目三分! 国民党主席改选,洪秀柱的态度成了最耐人寻味的信号。先是直接否认支持郝龙斌,打破外界猜测;紧接着,她的爱将、国民党中央委员黎子渝2日发文力挺郑丽文,字里行间满是对改革的呼唤。 这场“隔空表态”哪是简单的站队?分明是给暮气沉沉的国民党敲了一记警钟。黎子渝的文章像把尖刀,直戳国民党的痛处。她把这场选举的核心挑明:根本是“宫廷派”与“改革派”的较量。 这些年,“我对国民党很失望”的声音随处可闻,可失望究竟藏在哪?是僵化的制度,摇摆的路线,还是守旧的文化?国民党中央说不清,党内大佬道不明,连她自己也未必全懂。 但有一点她看得真切:选郑丽文,选的不是完美无缺的圣人,而是敢“动真格”的改革者。 “谁没有过去?”面对外界对郑丽文履历的质疑,黎子渝的反问掷地有声。 在她眼里,郑丽文最可贵的不是毫无争议,而是敢“变”的勇气。国民党如今最缺的,正是这样敢冲锋陷阵的“女战士”——不是只会喊口号,而是能带着队伍从被动挨打的泥潭里爬出来,变成主动出击的力量。 这种“敢打敢拼”的特质,在讲究论资排辈的国民党内,简直是稀缺品。黎子渝在党内摸爬8年,见过太多荒诞景象。她直言,国民党从来不怕输,却最怕改:怕人事调整动了“蛋糕”,怕制度改革摇了“根基”,怕利益重组伤了“和气”。 这种保守哪是安全?分明是慢性自杀。就像她打的比方,国民党现在活成了“水母”——看似顺应潮流,实则没有脊椎、没有方向,只能在政治浪潮里随波逐流,连进化的勇气都没有。 这话戳中了无数支持者的心声。曾几何时,国民党靠着深厚底蕴稳坐政坛,如今却在一次次选举中丢城失地,连青年群体都渐渐远离。问题出在哪?黎子渝看得明白:不是选民太苛刻,而是太固执。 郑丽文主张的两岸对话、世代交替,恰恰踩中了民意痛点,她的网络支持率高达66%,就是最好的证明。可党内支持率却落后于郝龙斌,这种民意与派系的错位,恰恰暴露了国民党的积弊——选谁当主席,看的不是理念和民心,而是派系背景和政治资源。 郝龙斌的底气,正来自这种“派系逻辑”。父亲郝柏村在台军中人脉深厚,自己当过台北市长,8年地方执政经验成了党内硬通货。更别提赵少康退选后直接倒向他,票仓瞬间壮大。 这种“拼资历、拼人脉”的玩法,国民党玩了几十年,可赢来的不是民心,而是“僵化”的骂名。黎子渝之所以力挺郑丽文,就是看透了这套逻辑的死穴:再不变,迟早被时代抛弃。 有人说郑丽文“绿转蓝”的履历是隐患,可比起“血统纯正”却毫无作为的政客,难道不是敢闯敢试的改革者更值得托付?黎子渝坚信,郑丽文若当选,能重新点燃党员信心,能把疏远的青年拉回来,也能接住被忽视的边缘族群。 这种“接地气”的期待,远比派系间的利益算计更动人。毕竟,政治的根本是人心,不是账本。洪秀柱的“间接表态”,其实藏着更深的考量。外界曾传她支持郝龙斌,如今亲自否认,又让爱将为郑丽文发声,这哪是偶然? 当年她因坚持“一中同表”遭“换柱”,深知党内保守势力的顽固。如今选择站在改革这边,或许是不想看到理念相近的郑丽文重蹈覆辙,更不想看着自己深爱的一步步滑向深渊。这种“以退为进”的支持,比直接站台更有力量。 可改革哪有那么容易?即便郑丽文当选,面对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集团,她的改革议程恐怕也会处处受阻。国民党内那种“既想改革又怕触动利益”的矛盾心态,早已成了顽疾。 就像黎子渝说的“转骨会痛”,可痛过之后才有重生的可能。如果连这点勇气都没有,所谓的“维持现状”,不过是等死的借口。这场选举早已超越了“选谁当主席”的范畴,成了国民党的“生死抉择”。 是继续当随波逐流的“水母”,还是长出脊椎、找准方向?是抱着派系利益不放,还是回应民意、拥抱改革?黎子渝的发声,洪秀柱的表态,其实都是在给指一条活路。国民党的命运,终究握在自己手里。 选改革,可能会痛,但值得;守旧路,看似安稳,实则是慢性自杀。郑丽文的66%网络支持率,黎子渝的振臂高呼,早已把答案告诉了所有人。但愿国民党这次能听懂——民心才是最硬的政治资源,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