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甩锅:中国将美国豆农当“人质”! 美国已经进入大豆采收季,但中国仍然没有恢复采购美国大豆,美国人这下是真急了。当地10月2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采访里气急败坏地指责起了中国,声称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将美国农民,特别是大豆种植者当成了人质和棋子。 “中国把美国豆农当成了人质和棋子!”10月2日的采访中,美国财长贝森特的指责气急败坏,字里行间全是掩饰不住的焦躁。这番话哪里是在施压,分明是美国大豆产业被戳中痛处后的哀嚎——正值秋收季的美国大豆,往年此时早该接到中国650万吨的订单,今年的数字却赫然是0。 贝森特的怒火,藏着美国农业的深层危机。新一轮贸易战打响至今,美国豆农的累计损失已突破900亿美元,《金融时报》用“毁灭性打击”形容这场困境毫不夸张。新收割的大豆堆积成山,去年的库存早已爆仓,仓库管理员看着不断攀升的存储成本愁眉不展。 美国政府拿出的300亿美元农业补贴,在千亿级别的损失面前不过是杯水车薪,连填补零头都不够。更让美国着急的是,中国的采购订单早已换了去处。今年前8个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仅300万吨,较2024年的2213万吨断崖式下跌。 8月更是直接归零,9月至12月的订单全转向了巴西、阿根廷。这背后的逻辑再简单不过: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到岸价飙升至530美元一吨,而巴西大豆仅需400美元左右。做生意讲究性价比,谁会放着便宜优质的不买,去当冤大头? 眼看施压没用,贝森特只能玩起了“倒打一耙”的把戏。美国前脚威胁加码制裁,中国后脚就拿出“不可靠实体清单”回应,强硬态度让美国的施压手段彻底失灵。没了辙的政客们,干脆把锅甩给中国,声称中国“不择手段”,却绝口不提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是谁。 这话从美国人口中说出来,未免太过双标。全球谁不知道,美国才是那个动辄把贸易当武器、在全球疯狂“吸血”的角色?这场贸易战本就是美国主动挑起,关税大棒也是美国先挥起来的。 中国对大豆采购的调整,不过是正当的反制措施,何来“绑架”一说?把自己惹出来的麻烦归咎于别人,这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倒骂石头太硬”有什么区别?更讽刺的是,真正把美国豆农当棋子的,恰恰是贝森特们这些美国政客。 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市场对美国农业有多重要——美国出口的大豆一半都销往中国,中国采购量直接决定着豆农的饭碗。可即便如此,为了政治私利,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挑起贸易战,把豆农的生计当成博弈的筹码。 美国农业的病根,其实早埋在自己身上。长期以来,美国政府靠着高额补贴维持农业竞争力,却也催生出严重的产能过剩。资本主义市场的残酷性在此显露无遗:大豆卖不出去,宁可销毁也不愿亏本内销,3亿多美国人口的国内市场根本消化不了过剩产能。 2018年特朗普首次挑起对华贸易战时,就曾拿出230亿美元补贴豆农,可补贴不仅存在严重的党派倾斜,还滋生出大量骗补乱象,根本救不了真正的受害者。豆农们的苦,美国政客们真的在乎吗?看看那些补贴的流向就知道,共和党州拿到的补贴远比民主党州多,真正需要帮助的中小农户往往所得寥寥。 如今贝森特喊着“心疼豆农”,不过是想借农民的苦难博同情、转移矛盾,本质上还是为了政治利益。要是真在乎,当初就不会贸然打响贸易战,更不会在豆农损失惨重时只给点“安慰剂”式的补贴。 这场大豆危机,给所有国家敲响了警钟:贸易战没有赢家,把民生当筹码的政客最终只会反噬自身。美国总想用霸权思维压制别人,却忘了全球化时代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美国农业依赖中国市场,中国需要稳定的大豆供应,本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却被美国的政治操弄搅得一团糟。 贝森特的指责,更像是一种无力的挣扎。它暴露了美国在贸易博弈中的底气不足,也让世界看清了美国政客的虚伪——平时把“自由贸易”挂在嘴边,一旦利益受损就耍无赖;自己挑起争端,却要求别人忍气吞声。这样的行事逻辑,只会让美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孤立。 谁是棋子,谁在甩锅,明眼人一看便知。美国豆农的困境,是美国贸易政策失误和政治操弄的必然结果。若美国真想解决问题,与其指责中国,不如先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取消不合理关税,停止政治博弈,回归互利共赢的轨道。 否则,就算喊破嗓子,堆积的大豆也不会自己变成美元,贝森特们的谎言,终究骗不了靠种地吃饭的美国农民。
中国拒购美国大豆,美国土安全部:哪怕政府停摆,关税也要继续收!中方果断出手后,特
【9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