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汉娶了一个报社女职员,一起生活6年后,发现妻子的身份非同一般,竟然曾是皇帝的妃子,女子是谁? 先从文绣的出身说起吧。她本名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蒙古镶黄旗的贵族家庭。家里祖上当过清朝的吏部尚书,父亲端恭在内务府混过日子,算得上正儿八经的官宦子弟。可惜好景不长,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三个女儿析产分家,日子一下子紧巴巴起来。文绣小时候在北京的花市私立敦本小学念书,家里条件虽不算差,但也养成了她吃苦耐劳的性子。1922年,宣统皇帝溥仪通过照片选妃,那年她才13岁,就被挑中进了紫禁城,当了淑妃。这在当时是天大的荣耀,可对一个小姑娘来说,等于直接把她扔进了一个金丝笼子。 进了宫,文绣的生活远没想象中那么体面。溥仪对她基本没啥兴趣,从头到尾九年婚姻,两人压根儿没圆房。溥仪整天忙着宫外的事儿,偏心皇后婉容,对文绣冷落得不行。宫里头规矩多,日子过得像坐牢,她一个年轻姑娘,憋屈得慌。1924年冯玉祥政变,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一家子挪到醇亲王府,又后来跑到天津的静园。文绣跟着颠沛流离,可地位还是没变,依旧是那个不受待见的妃子。溥仪那时开始琢磨投靠日本人,文绣看不下去,她是蒙古人,骨子里有股子直性子,反对这种亲日路线。俩人关系越来越僵,到1931年,她终于忍不住了,借着跟妹妹出去散心的名义,溜到天津国民饭店,找律师直接起诉离婚。这在历史上是头一遭,妃子告皇帝,闹得满城风雨。 离婚后,文绣回了北平,改名傅玉芳,彻底想过普通人日子。她先在辅仁大学附属小学教国文和图画,学生们挺喜欢她这老师,讲课认真,手把手教画画。可好日子没多久,她的身份就漏了风声,记者和闲人蜂拥而上,学校门口天天堵人,她没法子,只好辞职。抗战爆发,北平沦陷,日伪势力找上门,想拉她当汉奸,她一口回绝,宁可饿肚子也不干亏心事。生活一下子苦起来,她上街卖香烟,风吹日晒站一天,赚几个铜板;后来去砖瓦厂干苦力,搬砖扛瓦,双手磨出水泡;再后来糊纸盒,窝在小屋里一坐就是半天。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占了北京,她躲着过日子,靠这些零碎活儿勉强糊口。抗战胜利了,1945年,她才算喘口气,进了华北日报社当校对员,检查稿子,改错别字,这工作稳定点,总算不用风里来雨里去。 报社这差事让她认识了不少人,也让她的人生拐了个弯。1947年,报社社长把她介绍给一个叫刘振东的男人。刘振东是河南人,40岁出头,当过国民党部队的少校。那时候国民党到处抓壮丁,他被硬拉去当兵,上战场打鬼子,胆子大,立过战功。可内战一打,他看不下去那套,退役回家,拉过平板车,吃过不少苦头。俩人通过介绍认识,刘振东觉得这女人温婉清秀,傅玉芳也觉得他老实可靠。交往半年,就在北京结了婚。婚礼简单,东兴楼摆了几桌,鱼翅席面,刘振东请了亲友,她也没带多少人。俩人租了西城区白米斜街一间小平房,十来平米,家具就一张桌两把凳,日子清贫但过得去。刘振东继续拉车,挣点小钱养家,她上班校对,俩人互相扶持,没啥大风大浪。 结婚后,刘振东渐渐觉得妻子不对劲。她识字多,会写一手好字,还懂英语,琴棋书画样样沾边,不像穷苦出身的人。他问过几次,她总支吾过去,说不想提旧事。刘振东人实诚,也没追问,心想兴许是家道中落了,碰上伤心事儿。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解放军进城,俩人去登记。刘振东老实交代从军经历,上级查了档案,知道他是被抓丁的,没追究,还给他安排了份环卫工作,扫街清扫,薪水不高但稳当。傅玉芳在一边站着,递材料时手稳稳的。 可天有不测风云,1953年,傅玉芳心脏老毛病犯了。她有先天性心脏病,早年宫里就落下根,早先瞒着没说。病发后,她怕拖累家里,自己忍着不去治,半年里几次昏迷。刘振东急得上火,劝她看病,她推三阻四。终于撑不住了,9月17日那天,她躺在炕上,拉着刘振东的手,喘着气把真事儿说了:她本名额尔德特·文绣,是溥仪的淑妃。原来一切都对上了,她那股子气质,那点子才学,全是宫里头熏陶出来的。刘振东听完,愣在那儿,六年夫妻,她跟他同吃同住,从没摆过架子,现在说出来,他只觉得心酸。文绣接着讲了宫中冷遇,离婚抗争,抗战隐居,这些年改名换姓,就为求份安稳。她说完没多久,心脏骤停,就这么走了,年仅44岁。 刘振东办丧事时,家里穷得叮当响,他拿出所有积蓄,买了口薄板棺材,找邻居帮忙抬到公墓埋了。墓上连碑都没立,就一抔黄土。俩人结婚六年,没生孩子,刘振东后半辈子也没再娶,就这么孤零零过了下去。晚年他偶尔跟人提起,说自己这辈子没白活,能娶到这么个女人,值了。
单身汉娶了一个报社女职员,一起生活6年后,发现妻子的身份非同一般,竟然曾是皇帝的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10-02 23:46:18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