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北约前大使已正式“投降”:承认美军在中国面前,早已没有取胜把握!这不是外交辞令,这是一份来自美国建制派内部的“认罪书”。它宣告了,在美国海军沉没2艘航母、空军损失449架战机的惨痛代价面前,任何对华军事威慑,都已沦为一场毫无意义的“政治自杀”! 美国驻北约前大使达尔德在Politico上发文,直截了当说美国和中国在赛跑,美国正输得一塌糊涂。文章里,他点出过去十年,中国军费花销涨了800%,这是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军事扩张。现在中国海军舰艇总数已经超过美国,核力量也在快速现代化,目标直奔美俄水平。达尔德没客气地说,美国这头正自己挖坑,科研经费砍了三分之一,导致七成多科学家想跳槽,半导体领域领先优势眼看要丢。贸易上更惨,七成美国的贸易伙伴和中国做生意比跟美国多,其中一半国家对华贸易额是对美额的两倍。想想看,美国想拉盟友围堵,结果盟友们算账后发现,跟中国做买卖更划算。这不是外交客套话,而是建制派内部的清醒账本。达尔德的这篇东西,很快就传开,欧洲媒体转载,华盛顿政界炸锅,五角大楼的官员们私下议论,这等于戳破了“美国无敌”的泡影。 这事儿搁在当下国际格局里,特别有嚼头。美国对华政策,本来是贸易战、科技封锁、军事围堵三管齐下,但执行起来漏洞百出。稀土这块,中国控着全球九成精炼产能,美国的F-35战机、芯片设备,全靠这玩意儿。开战一打,后勤线瞬间断,92%的稀有金属进口全指望中国。达尔德文章里提,特朗普时代那套“美国优先”,表面风光,实际把盟友逼远了。G7峰会时,美国压欧洲加军费,结果欧洲人算笔账,发现中国市场大多了,宁愿低头签贸易协定,也不跟美国绑死。印度这两年也转向,2025年9月Politico报道,印度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摇头,宁愿和中国多谈合作。欧洲议会辩论时,议员们直问美国承诺靠不靠谱,达尔德的观点被反复引用。说白了,美国建制派内部,早就有这共识:继续硬刚,只会加速下滑。智库圈的报告堆成山,RAND的“与中国持久战九种情景”分析,也显示美国供应链太脆弱,物流一断,高端装备就成摆设。 达尔德的表态,还牵出美国海军的尴尬。2025年下半年,海军从欧洲抽调舰艇回亚太,关岛基地加固工事,但预算紧巴巴,防护设施跟不上。国会听证会上,国防部长被议员追着问稀土依赖,报告摊开,数据触目惊心。空军那449架损失数字,不是随便编的,CSIS模拟里,嘉手纳基地被东风-17阉割,F-22起飞都来不及。美军自己承认,萨德拦截弹贵得要死,一场饱和攻击就烧光库存。巨浪-3的二次核打击能力,更是让五角大楼的战略规划头疼。达尔德说,这不是投降,是认清现实。美国海军沉没两艘航母的画面,在模拟里反复上演,甲板倾覆,海水吞没机库,那不是电影,是潜在的惨败。空军449架战机灰飞烟灭,直接影响全球部署,欧洲盟友一看,就知道美国顾不上东线了。 这份“认罪书”暴露了美国对华军事政策的本质毛病。表面上看,是大国竞争,骨子里是国内政治秀。政客们喊“中国威胁”,选民买账,军工复合体赚翻,但真到摊牌,代价谁扛?CSIS的24轮推演,从清晨登陆到夜间空袭,一遍遍验证,美日全力介入也只是惨胜。台湾经济在模拟里被毁,基础设施全废,美国本土通胀飙升,供应链断裂。达尔德点明,美国科研投资缩水,实验室关门,人才外流,中国那边半导体产能稳稳领先。贸易数据摆那儿,七成伙伴倒向中国,不是阴谋,是市场选择。
美国驻北约前大使已正式“投降”:承认美军在中国面前,早已没有取胜把握!这不是外交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10-03 22:46: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