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卡塔尔外交部宣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三方电话会谈中,就以军此前空袭多哈并导致一名卡塔尔安全人员死亡的事件正式道歉,并承诺不再对卡塔尔发动类似行动。 以色列这一炸,不光把原本的谈判气氛炸没了,更把卡塔尔和美国的脸都给炸得没地儿搁。 早在9月9号,以色列的战机就飞了1700公里,直扑多哈的一个居民区炸了下去,结果5个巴勒斯坦人和1个卡塔尔安全人员没了命。 那时候,哈马斯的谈判团队正琢磨美国提的最新停火方案呢,以色列这操作,简直是在和平进程的心口上捅了一刀。 而且这事儿还破了巴以冲突里的“老规矩”——卡塔尔一直是中间调解的,它境内本该是两边间接说话的“安全区”,结果以军说炸就炸。 更绝的是,这次空袭不光让哈马斯负责谈判的头头哈利勒·哈亚连儿子都没保住,还把卡塔尔这个“中东调解枢纽”的脸面给砸了,以后谁还信它能镇住场子啊? 事件一出来,卡塔尔的反击简直是外交操作里的教科书级别。首相穆罕默德直接把这事儿定性成“国家恐怖主义”,把以色列驻卡塔尔的大使叫过来,当面严严实实地交涉,还立刻走法律程序要追责。 更有门道的是,卡塔尔在9月15号牵头开了个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伊朗、土耳其、埃及这些15个国家的领导人全聚到多哈,最后通过决议,把以色列的侵略行为骂得狗血淋头,还警告说要重新琢磨跟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这事儿。 这峰会一开,等于告诉所有人:海湾国家不再只靠美国保安全了,开始自己找伙伴搞集体防御了。 你看后面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立马把驻以色列的大使召了回来,海合会国家更是一起说要暂停跟以色列的部分生意合作,这可是2020年《亚伯拉罕协议》签了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反制,以色列这下算是把海湾圈得罪狠了。 再看美国,那处境叫一个尴尬。作为以色列的“后台大哥”,白宫在这事儿上的双标藏都藏不住。 特朗普一边说“以色列这空袭不是我定的”,一边又嘴硬“干掉哈马斯是个有价值的目标”,这话听着就矛盾,明摆着自己都圆不上。 其实这也暴露了美国在中东的难处:一边得护着以色列这个“铁哥们”,一边又得哄着海湾的盟友——毕竟石油美元体系还得靠人家撑着。 更丢人的是,美国这次的“失职”全露馅了:以军战机飞沙特领空的时候,美军在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的“爱国者”反导系统,居然跟没看见似的一动不动; 更过分的是,美国直到空袭发生10分钟后才告诉卡塔尔政府,这不是明摆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嘛。就这操作,海湾国家能不犯嘀咕? 科威特大学的教授巴德尔·赛义夫都说了:“要是连卡塔尔这种亲近的盟友都护不住,美国的安全保证还有啥靠谱的?” 至于内塔尼亚胡道歉,说到底就是没办法,只能向现实低头。他现在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国内还闹着“卡塔尔门”丑闻,他两个亲信因为收卡塔尔的贿赂被抓了,他自己也背着贪腐的指控,支持率跌到了执政以来的最低点。 国际上更别说了,以军在加沙的行动已经弄死了6.6万多人,全世界都在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都已经开始查它有没有犯战争罪了。这时候要是还跟卡塔尔硬刚,那不就是火上浇油嘛。 更关键的是,美国提的“20点和平计划”要求以色列让点步,内塔尼亚胡急着要通过道歉让卡塔尔重新出来调解,不然国际压力压得他顶不住。 其实这种“先炸了再道歉”的套路,以色列以前就玩过——2016年炸了土耳其的“蓝色马尔马拉”号救援船,最后还不是赔了2000万美元,才换了关系正常化。 这事儿对中东的格局影响可不小。先说卡塔尔,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反倒趁机往上走了。靠着成功把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领导人凑到一起开峰会,卡塔尔不光稳住了自己“地区调解者”的身份,还在跟沙特的较劲里占了上风。 峰会期间,它还跟伊朗签了50亿美元的天然气合作协议,这意思很明显:海湾国家开始靠经济合作给自己找安全保障,不再单靠美国了。 再看美国,它在中东的霸权根基有点晃了。联合国安理会居然15票一致通过决议骂以色列,中美俄这三大国头一回在中东问题上站到一起,这说明以前“美国说了算”的时代,慢慢要过去了。 至于以色列,它的活动空间被挤得越来越小。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一暂停跟它的生意合作,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就面临供应链断了的风险;而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民兵组织,还借着这机会在红海地区扩大活动,等于把以色列给围起来了。 更有象征意义的是,中国跟卡塔尔签了28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协议,作为交换,卡塔尔要引入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和反导技术。这种“用能源换安全技术”的合作,正在重新洗牌中东的地缘经济版图。
内塔尼亚胡放话:歼-10C敢进伊朗就动武!中东局势炸锅了!以色列军方突然抛出强
【278评论】【20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