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闹了个大笑话,800多将领紧急赶回美国,本以为要发动战争,谁想到是特朗普政府对美军的“服从性测试”,高级指挥官们,被一个退役少校训的抬不起头。 9月底,五角大楼一封紧急命令像颗炸雷扔进了美军全球部署的棋盘里,800多名准将及以上的指挥官,从地球各个角落被一股脑往回拽。 在亚太盯着台海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刚跟盟友开完协调会,就得扔下一摊子事,坐14小时的军用包机往回赶 驻德陆军司令正盯着俄乌边境的部队调动,接到命令只能把指挥权临时交给出身还没自己老的副手 就连在中东协调打击ISIS残余的将领,刚跟当地武装敲定合作细节,也得立刻中断任务,奔着弗吉尼亚州的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去。 按命令要求,所有指挥级军官连带高级幕僚必须48小时内到位,一个都不能少,这阵仗别说美军内部慌了,外界都猜疯了,路透社的分析师翻遍历史案例,都觉得这是要在南美或中东动手的前兆——毕竟美军这些年在热点地区就没闲过,这么大规模的将领集结,除了开战实在想不出第二个理由。 可谁也没料到,这场耗费数百万美元的折腾,从头至尾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服从性测试”,光包机费用就超过200万美元,算上住宿、安保和幕僚的差旅,总开销直奔数百万美元,而美军早就有成熟的全球加密视频会议系统,别说传达作战命令,就算是最高级别的核威慑磋商都能远程搞定,一封加密邮件、一次远程通话就能解决的事,偏要让全球军事高层集体“出差”,说白了,效率从来不是目的,姿态才是。 更讽刺的是,这场会议的主持人,是个连像样的战场都没上过的退役少校——现任美国“战争部长”皮特·赫格塞斯。 这位老兄服役四年最高军衔才到少校,连个营长都没正经当过,更别提指挥过航母战斗群或特种部队,他的“战场”其实是福克斯新闻的演播室,手里的“武器”不是枪炮,而是喊“美国优先”的口号和秀出来的肱二头肌。 参议院任命听证会上,议员问他东盟有哪些国家,他一个都答不上来,被追问治军方略时,居然梗着脖子说“我今天早上做了5组47个俯卧撑”,就这么个连基本地缘政治常识都没有的人,如今要站在台上,给一群四星上将、战区司令讲“什么是战士精神”。 这场闹剧的根子,早在上一届特朗普任期就埋下了,当时他跟军方高层闹得水火不容,国防部长马蒂斯因为反对他的政策直接辞职,参联会主席米利更是背着他联系佩洛西,悄悄架空了他的核指挥权限,这事让特朗普记恨至今,直言那些将领是“叛国贼”。 如今卷土重来,自然要拿军队开刀,而赫格塞斯就是他手里的刀,这人没战功没资历,正因为如此才“绝对可靠”,不会像老派将领那样讲原则、守规矩。 上任半年,赫格塞斯没搞过什么军备升级,倒是在五角大楼建了好几个加密群组,成员全是特朗普铁粉,日常不聊战术部署,专转发阴谋论视频、吐槽“觉醒文化”,活脱脱一个“MAGA军事粉丝团”,这次召回将领,本质就是要借着这场面,彻底瓦解军中“建制派”的心理优势。 为了搞“忠诚筛选”,特朗普政府早就动了真格。年初赫格塞斯就放话要清洗将领,计划裁掉10%的将官,其中四星上将得砍掉20%,光四星上将就涉及3人以上。 这次把所有人召回来,一开始连美军内部都以为是要现场“开刀”,毕竟把将领集中在本土,处理起来比在海外方便得多。 虽然最后没当场撤职,但威慑效果已经拉满——谁听话谁不听话,一眼就能看清,更明显的是人事替换,特朗普刚上任就把拜登任命的参联会主席查尔斯·布朗给撸了,提名已经退役的空军中将丹·凯恩接任。 这打破了美军几十年的惯例,参联会主席历来是由现役军种参谋长轮流担任,丹·凯恩不仅退役了,军衔还只是中将,连上将都不是,能上位全靠当年在伊拉克跟特朗普的一面之缘,以及后来无条件的效忠。 这种玩法已经开始动摇美军的根基。要知道,美军强大的核心是高度专业化的军官团,过去晋升看战功、看能力,现在却变成了看对特朗普的忠诚度。 就像丹·凯恩这样的,退役后能火速回炉当参联会主席,而那些懂战略、有经验的老将,稍有不顺从就可能被踢走。 更荒唐的是,这次召回让全球美军指挥链条出现了短暂“真空”,冲绳普天间基地的准将指挥官被召走,这个西太平洋的关键直升机基地,责支援台海和朝鲜半岛方向的应急任务,指挥官一走,日常调度只能靠副手临时顶班 驻中东的将领离开后,打击ISIS的协调工作直接停摆了两天,美军自己的专家都坦言,这简直是“烽火戏诸侯”,把国家安全当个人秀,不仅让盟友觉得不靠谱,还可能让潜在对手误判形势。 说到底,这场耗资数百万、折腾了800多将领的闹剧,从来不是为了提升战斗力,而是特朗普为了巩固个人权力的一场表演。 一个靠网红上位的退役少校训话四星上将,一群战场指挥官为了“表忠诚”放下战备赶场子,曾经号称“专业高效”的美军,如今硬是被玩成了彰显个人权威的工具,这笑话闹得越大,美军那点赖以维持霸权的根基,就动摇得越厉害。
美军闹了个大笑话,800多将领紧急赶回美国,本以为要发动战争,谁想到是特朗普政府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02 01:29:5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