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要敢对中国动核,不用等30秒,它自己就没了 围绕以色列对中国动核面临的三道坎及现实枷锁,结合真实数据与案例展开分析: 以色列手里那80到200枚核弹头看着唬人,真要对准中国,先得解决“扔不扔得到”的根本问题。 它最拿得出手的“杰里科-3”导弹,2008年就在特拉维夫附近的试验场试过水,2011年正式列装,外界吵吵着它射程能到6500公里,可实际测算下来,特拉维夫到北京的直线距离就有8200多公里,这导弹拼尽全力也只能蹭到中国西部的边边角,想碰核心区域纯属痴人说梦。 更别说这导弹单枚弹头才750公斤,有效载荷1300公斤,就算真侥幸摸过来,威力也得打个折扣。 反观以色列自己的防御重心,全在中东那片巴掌大的地方,美国刚给它部署的萨德系统,探测距离撑死2000公里,都用来盯着伊朗的导弹了,压根没准备过跨洲际的打击配置,说白了就是“家当只够守门口,打远的没底气” 就算突破了距离限制,接下来的法理枷锁能把以色列捆得结结实实,1961年联合国《禁止使用核及热核武器宣言》早把核攻击定性为“摧残人类及其文化罪”,这可不是空话。 当年伊拉克只是用了化学武器,就被联合国安理会连开数十道制裁令,经济差点崩了盘,以色列本身就是“核模糊”政策的受益者,从没公开承认有核弹,要是敢第一个打破禁忌对中国动核,等于把自己架在全世界的火上烤。 联合国安理会立马会启动最严厉的制裁,别说国际援助,就连它依赖的海外贸易通道都得被堵死,这种代价可比丢面子严重多了。 最致命的还是中国的反导底气,这可不是临时凑出来的摆设,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就定下“总要搞出防御武器”的调子,随后启动的“640工程”把反导的路子摸了个遍:640-1工程搞出了“反击一号”“反击二号”反导导弹,1970年就在云南的靶场试射成功 640-3工程的激光反导技术还拿过国防科委的重大成果奖;就算1982年项目调整,核电磁脉冲、激光破坏这些关键技术也都留了下来。 现在的反导系统更是青出于蓝,当年能在京津地区规划反导防区,如今应对几千公里外的导弹更是绰绰有余,以色列的导弹刚升空,预警雷达就能锁定轨迹,拦截弹说不定比它飞得还快。 更别提一堆现实枷锁套着以色列的脖子。它的战略重心从来都在中东,北边要防黎巴嫩真主党,东边盯着伊朗的导弹库,美国部署萨德都是帮它扛这些家门口的威胁,哪有多余的精力招惹远在亚洲的中国。 经济上更没法算这笔账,中国是以色列重要的贸易伙伴,从农业技术到高科技产品的合作遍布各行各业,真闹僵了,以色列的经济支柱得塌一块。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态度,美国给以色列撑腰是为了稳住中东,要是以色列敢对中国动核,打乱美国的全球布局,第一个翻脸的就是它的“大哥”。 这么一看,以色列动核的念头,纯属没算清距离、没掂量法理、没摸清中国实力的空想。
看来时代真的变了!真是万万没想到,就连美国也没想到,中国在联合国明确要求美国撤走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