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瑜这人真是没救了,日前他在日本大阪接受媒体采访,谈到大陆对日本政客接待“高官”的不满时,表示这种说法是一种“不要脸的”打压,并呼吁要有“健康”的心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 说起韩国瑜这个人,在台湾政坛混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没少见,可每次出点事儿,总让人觉得他这路子走得越来越偏。就在前几天,2025年9月下旬,他带着一帮立委去日本大阪转悠,本来是跨党派窜日团,名义上交流世博啥的,结果在媒体镜头前张嘴就来那么几句,瞬间就把水搅浑了。他直指大陆对日本接待台湾高官的不满是“不要脸的”打压,还劝大家保持“健康”心态,走大路别钻小巷子。这话一出口,岛内岛外都炸了锅,大陆外交部直接表态强烈反对,日本那边也低调处理,整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先捋捋这事儿的前因后果。韩国瑜这趟大阪行,是9月25日左右启动的,他作为立法院长,领队去参观2025大阪世博园区,顺便见见日本政要。会晤名单挺长,前首相麻生太郎、野田佳彦都在列,这些老面孔一个个跟他握手寒暄,聊的都是日台“共享价值观”啥的。麻生太郎还公开说,日本和台湾在基本理念上站一边,这话搁大陆耳朵里,当然不舒服。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9月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点名回应,说中方对这种会见“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方这么干是干涉内政。韩国瑜呢,没急着低头认错,反而在采访里火上浇油,把大陆的反应扣上“不要脸的”帽子,还加了句“走大路不要走小路”,意思大概是劝对方别搞小动作,正大光明点来。这套说辞听着像在给日本背书,也像在给自己壮胆,但搁两岸关系这敏感神经上,简直是往枪口上撞。 韩国瑜的风格,向来就这样,爱说大话,爱玩边缘球。从他早年轨迹看,这人1957年生在台北板桥一个普通眷村家庭,爸妈都是河南老乡,父亲当过兵,母亲教过书。他小时候家境一般,读到陆军军官学校专修班,东吴大学英国语文学系,再到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一路军旅转政坛,本来起点不低。退役后进台北农产公司,从推销员干到总经理,那时候他还算务实,帮着推农产品出口,沾满泥巴和果汁的日子没少过。可一进政界,画风就变了。2001年当选台北县议员,连干三届,2013年却栽在贪污案上,被判两年八个月,缓刑后缓过劲来。2017年重掌国民党台北党部主委,2018年杀到高雄,靠着“一瓶矿泉水、一碗卤肉饭”的接地气口号,硬是翻盘当上市长。那会儿他风头正劲,选战时挤满支持者,爱河边宣誓的场面热热闹闹。可好景不长,2020年地区领导人选战,他代表国民党上阵,只捞到五百多万票,输得体无完肤。紧接着高雄罢免案,九成多反对票,让他成了台湾史上第一个被罢免的直辖市市长。从市长宝座上摔下来,他低调了好几年,2024年卷土重来,当选立委兼副院长,次年升院长,总算稳住阵脚。 这大阪采访,正好戳中他一贯的痛点:两岸牌打得含糊。韩国瑜在国民党内部,本来是亲中派代表,早年高雄市长时,还推“新南向”但不忘大陆市场,窜日窜美时也总绕着统一话题走。可近来蓝营内斗,国民党主席竞选、2028大选布局,他的位置越来越尴尬。窜日这趟,看似跨党派,但骨子里是国民党在拉日美关系,避开大陆压力。采访里他不光说那几句,还补刀说各党都求自治,没人想合并,台湾大门对国际友人敞开;东方大国复兴没人挡得住,谁挡谁傻。这话听着像在挺台独路线,又像在警告大陆别插手,逻辑上自相矛盾。搁国际场合,日本政客乐见其成,麻生太郎他们巴不得台湾多抱大腿;可大陆这边,反应快准狠,直接点名事件,提醒日方别踩红线。整个过程,韩国瑜的表态没帮国民党拉到实质好处,反倒让蓝营内部更分裂,有人私下嘀咕他又在出风头。 从大格局看,这事儿反映台湾政坛的尴尬。两岸关系本就紧绷,日本夹在中间,表面亲台,实际顾及中日经贸,不想真撕破脸。韩国瑜的言论,搁2025年抗日胜利八十周年这节点,更显不合时宜。大陆外交部一表态,日本外务省低调回应,没公开挺韩,说明他们也知道分寸。韩国瑜呢,代表国民党,却总爱玩火,自以为聪明,实际让蓝营更被动。国民党现在三股势力,党团、中央、韩系,他能量不小,但2028大选不选了,只想稳院长位。可这路子走下去,蓝营难翻身。台湾民众要的,是实打实的日子,不是政客的口水仗。韩国瑜这人,沉浮多年,本该学乖点,可大阪一闹,又证明他改不了老毛病。两岸和平靠对话,不是靠这种挑事儿言论。蓝营若不醒醒,2028注定继续边缘化。
日本人自己把731的章盖死了日本有个叫松野诚也的老师,干了件大事。他跑到日本
【154评论】【1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