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难道不虚伪?”一非洲留学生在节目曾逼问,中国太虚伪,就帮我们国家建了座议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0-01 10:44:42

“中国难道不虚伪?” 一非洲留学生在节目曾逼问,中国太虚伪,就帮我们国家建了座议会厅,就要拿走我们锂矿所有权,谁料高教授用一句话,果断干脆怼了回去!   2025年7月,当非洲留学生在节目中抛出 “中国虚伪” 的质疑时,高教授的回应简洁却有力:“判断合作是否真诚,要看非洲人民的生活有没有真改变。” 这句话背后,是中非合作六十多年来扎根民生、赋能发展的真实轨迹,无关空洞的口号,只藏在非洲大陆的医院病房、学校课堂和乡村公路里。   在非洲肯尼亚的基苏木郡医院,52 岁的护士玛丽至今记得 2018 年中国医疗队到来的那天。 在此之前,医院只有 3 台老旧的心电图机,妇产科病房连基本的消毒设备都不全,当地妇女生孩子只能靠传统助产士,母婴死亡率居高不下。 中国医疗队不仅带来了价值 200 万元的医疗设备,还留下了 “一对一” 带教计划 —— 内科医生王磊用三个月时间,教会玛丽使用心电监护仪; 妇产科医生李娜则手把手教当地医生开展剖宫产手术。如今,这家医院的母婴死亡率下降了 40%,周边五个村子的村民再也不用步行几十公里去县城看病。 玛丽在日记里写:“中国医生带来的不只是设备,是让我们能自己救自己人的能力。” 这样的故事,在非洲 53 个国家的 115 个医疗点每天都在发生。 从 1963 年首批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至今,2.43 万名中国医疗队员诊治了 2.7 亿人次患者,帮非洲培训了数万名医护人员,51 人长眠在这片他们守护过的土地上。   如果说医疗援助是 “雪中送炭”,那基建合作就是 “授人以渔”。在坦桑尼亚,坦赞铁路的铁轨已经运行了半个多世纪,这条全长 1860.5 公里的铁路,至今仍是当地百姓出行的重要通道。 1970 年开工时,中国经济尚处困难时期,却先后派遣 5.6 万人次工程技术人员,带着设备和物资跨越重洋。 当时西方专家断言 “这条铁路十年内必废”,因为沿线地形复杂、疟疾肆虐,施工难度极大。 中国工程师们住在简陋的帐篷里,白天顶着 40℃高温铺铁轨,晚上还要防备蚊虫叮咬,65 人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如今,铁路沿线的姆贝亚站旁,建起了农产品集散市场,当地农民把玉米、咖啡豆装上火车,通过这条铁路运到港口,再出口到世界各地,收入比铁路建成前翻了三倍。 坦桑尼亚老人卡鲁姆常对孙子说:“这条铁路不是用来运矿产的,是帮我们把好日子运到家的。” 截至 2023 年,中国已帮非洲修建了 5675 公里铁路、4507 公里公路、14 座机场和 64 座电站,这些基础设施就像非洲大陆的 “血管”,让发展的血液流进每个角落。   至于所谓 “拿议会厅换锂矿” 的说法,在非洲刚果(金)的科卢韦齐市,中国企业与当地合作的矿业项目给出了答案。 这里的锂矿开采区旁,建起了两所小学和一座医院,矿区 80% 的员工是当地人,月薪比当地平均水平高 50%。 28 岁的矿工卡隆加不仅自己在矿区工作,还通过企业的技能培训,学会了机械维修,现在成了矿区的技术骨干。 他说:“中国老板没有拿走矿权,而是教我们怎么开矿,还帮我们建学校,我的孩子现在能免费上学。” 事实上,非洲的矿产资源长期被西方公司垄断,瑞士嘉能可、加拿大第一量子等企业在非洲开采矿产数十年,却很少给当地留下基础设施或就业机会。 而中国企业始终坚持 “开发一地、造福一方”,在赞比亚,中国企业帮当地修复了殖民时期留下的老旧水厂;在加纳,矿业项目配套建设了农业灌溉系统,让周边村庄的粮食产量提高了 20%。   中非合作的真诚,还藏在 “不附加条件” 的承诺里。2000 年以来,中国先后免除 35 个非洲国家的 312 笔债务,总计 189.6 亿元人民币; 2014 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时,中国率先提供 1.2 亿美元援助,派遣 1200 多名医护人员,援建了 6 所治疗中心,是最早抵达疫区的国际援助力量之一。 这些不是 “表面功夫”,而是非洲百姓能触摸到的改变。   如今,在非洲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人会说几句中文,越来越多的孩子在中国制造的教室里读书,越来越多的病人在中国援建的医院里康复。 这些真实的改变,比任何质疑都更有说服力。正如高教授所说:“合作的真假,要看非洲人民的笑脸多不多,要看他们的日子是不是越来越好。” 中非合作六十多年的历程,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只有脚踏实地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正在让非洲大陆的明天变得更加明亮。   信源:中国学者在多哈被非洲学生公开挑衅,指责中国是虚伪的霸权国家——大呆呆唠嗑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