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印度在藏南不敢吱声的原因,印媒揭露真相,新德里被印巴一战“怕了”。 印度在藏南的沉默,根子确实扎在当年印巴战争的旧伤里,那场仗把新德里的底气打没了,再遇上中国步步为营的主权宣示,自然硬不起来。 去年下半年的印巴空战就是最鲜活的例子,外界起初只知道巴基斯坦击落了印军战机,后来英媒披露的细节才让人看清印度输得有多彻底 —— 巴方不仅实打实击落 8 架印机,涵盖阵风、苏 - 30MKI 这些印度花大价钱买来的宝贝,还直接斩断了印度 3 颗卫星的链路,把印军的指挥、通信、能源输送全搅乱了。 这场仗彻底暴露了印度军事体系的软肋。印度那些 “万国牌” 装备平时看着唬人,真到实战里全掉了链子,法式阵风跟俄制苏 - 30 的数据链根本串不起来,火控、语音指令都对不上,72 架战机一升空就成了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 反观巴基斯坦,把预警机、歼 - 10CE 和导弹连起来打配合,网络部队还跟空军协同作战,一下就把印度的体系打崩了。莫迪事后喊着要搞自主研发,可基层都清楚,本国军工连基本的装备标准都统一不了,短时间内根本补不上这个窟窿。 更要命的是这场仗把印度的军费拖进了泥潭。2025 年印度国防预算涨到 787 亿美元,看着不少,可 23.6% 都花在了养老金上,真正能买新装备的钱只占 26.4%,比养老金还多不了多少。 为了维持对巴基斯坦的所谓优势,印度每年要砸 87 亿美元在西部边境,这可是巴基斯坦全年国防预算的 65%。 克什米尔那 35 万驻军更是吞金兽,占了陆军预算的 28%,可当地暴力事件还在以每年 12% 的速度涨,纯属高投入低回报的赔本买卖。 西部的窟窿填不完,东部藏南自然没力气折腾。印度陆军本来就把半数以上兵力压在印巴边境,装备更新还得优先顾着西边,有些武器还停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T-90 坦克的改造计划都因为没钱推迟了。 这种情况下,中国在藏南的每一步动作都像踩在印度的软肋上。2025 年 5 月,中国刚公布第五批 27 个藏南标准地名,正好赶在印巴停火第一天,新德里愣是憋了 3 天才敢回应,跟去年苏杰生外长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的架势判若两人。 《印度时报》急着喊 “中国不按常理出牌”,其实就是心虚,怕中巴真的联动起来,自己首尾难顾。 印媒早就点破了这层窗户纸,新德里最怕的就是两线受敌。现在连孟加拉国都在疏远印度,不仅买中国 VT5 坦克防备它,还跟巴基斯坦搞起了直接贸易,印度眼看要陷入被中巴孟三面包夹的地缘困局。 中国在藏南的地名标准化行动看似是行政事务,实则每一步都踩在印度国力与野心的矛盾点上 —— 想在藏南硬气,就得从西部抽兵力、挪经费,可巴基斯坦那边根本不答应;要是守着西部不动,藏南的主权宣示又步步紧逼。 那场印巴战争就像给印度浇了盆冷水,让它看清自己的体系有多脆弱、家底有多薄。 以前还能靠嘴硬撑场面,现在真刀真枪的教训摆在那,军费被养老金和西部边境榨得没剩多少,装备体系的窟窿补都补不过来,面对中国在藏南有理有据的主权行动,除了延迟几天说句 “无法接受”,根本没别的底气。 这种沉默不是认怂,是真的被打怕了,知道自己没本事同时应对两边的压力,只能捏着鼻子看着藏南的局势一点点变样。
这才是印度在藏南不敢吱声的原因,印媒揭露真相,新德里被印巴一战“怕了”。 印度
康安说历史
2025-10-01 09:45: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