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杜特尔特第三国正式曝光,不是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澳大利亚。 9月28日,

百日依山尽 2025-09-30 16:30:31

接受杜特尔特第三国正式曝光,不是中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澳大利亚。 9月28日,国际刑事法院控方律师孔蒂接受采访时表示:若杜特尔特获准临时释放,荷兰将可能成为接纳他的国家,法院记录已经显示可能性。 杜特尔特的相关法律程序已持续多年。2018 年,ICC 检察官办公室就其反毒行动启动初步审查。菲律宾曾是《罗马规约》签约国,2019 年 3 月宣布退出,但 ICC 认定退出前发生的事件仍在管辖范围内。 2021 年 9 月,ICC 正式授权调查,时间跨度覆盖 2011 年 11 月至 2019 年 3 月。2025 年 3 月 7 日,预审分庭签发逮捕令,11 日杜特尔特被菲律宾当局逮捕并移交,成为亚洲首位被 ICC 关押的前国家元首,目前仍羁押在海牙拘留中心。 荷兰成为潜在接纳国的消息,并非突然出现。早在 9 月 20 日,杜特尔特的女儿、菲律宾现任副总统萨拉・杜特尔特就透露已有第三国同意接收其父,只是未公开具体国家。 孔蒂 9 月 28 日的表态,让这一信息正式落地。选择荷兰的原因可从司法程序中找到线索,ICC 总部位于荷兰海牙,该国在国际司法协作中常有相关实践,为临时释放人员提供接纳场所是其参与国际司法事务的常见方式。 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引发两极反应。支持杜特尔特的民众曾赴海牙抗议,要求释放并遣返回国,部分人在菲律宾国内街头示威,焚烧 ICC 旗帜,认为现任总统马科斯二世政府未提供支持。 受害者家属及律师则持反对态度,受害者律师克里斯蒂娜・康蒂在 9 月 22 日的海牙新闻会上明确表示反对释放杜特尔特。菲律宾总统府则保持距离,总统通讯办公室副部长卡斯特罗称政府未参与 ICC 的调查与诉讼程序,对此事不予置评,强调会以开放态度面对最终决定。 杜特尔特本人对司法程序采取消极应对。其律师透露,他不承认 ICC 管辖权,拒绝辩护,这种态度被部分支持者解读为以死明志,认为体现英雄气概,但也被质疑是逃避责任。 他的健康状况也成为程序推进中的关注点,此前庭审曾因健康问题拖延,这或许是临时释放议题被提及的原因之一。 ICC 方面将此次逮捕视为问责进程的重要一步。检察官卡里姆・汗表示,逮捕是基于独立公正的调查,杜特尔特被指控在担任达沃市市长及菲律宾总统期间,作为达沃敢死队的创建者和头目,对 2011 年至 2019 年间发生的反人类罪(谋杀)负有刑事责任,相关行为构成针对平民的广泛且有系统的攻击。法院文件显示,临时释放需满足多项条件,接纳国的确定是其中关键环节,荷兰的潜在接纳意味着这一程序有了实质进展。 目前,杜特尔特是否能获得临时释放仍未确定,荷兰官方尚未就接纳事宜作出正式回应。但孔蒂披露的信息已让事件脉络更加清晰,从多年调查到逮捕关押,从国内争议到国际协作,每个环节都折射出国际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