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宣布了9月29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把战斧巡航导

晓绿聊趣事 2025-09-29 23:41:50

美国副总统宣布了

9月29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亲口承认,白宫正在认真考虑把战斧巡航导弹给乌克兰。

美国副总统万斯承认白宫在考虑给乌克兰战斧巡航导弹这步棋,压根就是把“美国出枪、欧洲买单、乌克兰扣扳机”的生意经摆到了明面上,每一环都算得比精密仪器还准。射程1500到2400公里的战斧能打到莫斯科郊区,这可不是简单的武器援助,分明是给冲突火上浇油的同时,把自家军火商的生意推向新高潮。

先看“美国出枪”这环节,所谓的“援助”早被美国政客自己说透了底。国务卿布林肯之前就直言,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大部分花在了自家国防工业基地,还能顺带创造美国就业机会,时任副国务卿纽兰更直接,说这些钱在40个州都造出了高薪岗位。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没藏着掖着,承认美国援乌资金里至少75%都留在了美国,武器运到乌克兰,生产和利润全留在美国本土,这不就是左兜换右兜的生意吗?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更实在,2023年美国军火商海外销售额涨了49%,雷神、洛克希德·马丁这两家巨头卖给欧洲的武器就占了63%。

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雷神销售额直接冲到193亿美元,同比涨12%,净收入增20%,未交付订单堆到2020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也没落下,同期销售额涨了14%,这哪是援乌,分明是给军工巨头喂订单。更妙的是,美国2025财年军费预算飙到8950亿美元,创了新高,而军火商靠着游说和竞选捐款,每年能拿走五角大楼一半左右的预算,战斧导弹要是真送出去,后续的维护、弹药补充还得接着掏钱,这生意能做好几年。

再看“欧洲买单”的戏码,特朗普说“美国没为这场战争花一分钱”还真不是吹牛,毕竟欧洲的钱包早就被架起来了。按照布林肯的说法,冲突至今美国花了约1000亿美元,欧洲盟友和伙伴却掏了1500亿美元,这“分担责任”的比例简直是为美国量身定做的。

德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024年批准的军火出口达138亿美元,其中81.5亿欧元全给了乌克兰,还通过北约的“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专门掏5亿美元买欧洲不生产的美制武器。

荷兰、丹麦、挪威这些国家也跟着凑数,几家联手在同一机制下给乌克兰送5亿美元的美国武器,生怕落后一步。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2020到2024年欧洲北约成员国64%的武器都从美国买,德国2023年一年就创下139亿美元的美械采购纪录,跟波兰、日本并列成美国武器主要买家。即便2025年德国试图把更多订单留给欧洲企业,可光“爱国者”导弹一项就给了美国51亿欧元,加上其他装备总共68亿欧元,还是没绕开买单的命。

更别提特朗普还逼着欧洲盟友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5%,嘴上说让人家加强防务,实际上是逼着欧洲把更多钱砸进美国军火商的口袋,这种“逼你花钱还得谢我”的操作,也就美国玩得这么溜。

最后是“乌克兰扣扳机”,这个角色看似主动,实则早成了被各方算计的棋子。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直接成了2020到2024年全球头号武器进口国,占全球进口总额的8.8%,其中45%的武器都来自美国,说白了就是拿美国的枪、用欧洲的钱去打仗。

更关键的是,乌克兰战场早成了美国军火商的“试验场”,从无人机到电子战设备,从精确制导弹药到人工智能指挥系统,各种没经过实战检验的装备都往这送,打坏了算实战数据,好用了立马量产卖钱,雷神、洛克希德·马丁靠着这些实战反馈,产品迭代都快了不少。

美国还没忘了顺带收割资源,乌克兰拥有美国列为关键矿产的22种矿物,这些对高科技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的资源,正通过“援助换资源”的模式被美国慢慢控制。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说得一点没错,乌克兰成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金矿,那些尝过暴利的军火商根本不会在乎乌克兰人的死活,只要战争不停,订单就不停。

而战斧导弹一旦到位,冲突只会更激烈,乌克兰的“扳机”每扣一次,美国军火商的账户就多一笔收入,欧洲的账单就厚一层,只有乌克兰自己在承受战火煎熬。

这三者环环相扣,形成了完美的利益闭环:美国靠出枪拉动军工、赚得盆满钵满,还巩固了在北约的主导地位;欧洲被架着买单,明知是亏空也得硬着头皮掏钱,毕竟安全命脉被美国攥着;乌克兰拿着别人的武器打自己的仗,最后还要被掏走资源。

特朗普敢拍板这事,根本不是在乎乌克兰的安危,而是算准了这买卖稳赚不赔——既敲打了俄罗斯,又喂饱了自家军工,还让欧洲欠了人情,这么精的算盘,放眼全球也就美国能打得这么丝滑。难怪美国军火商的销售额蹭蹭涨,毕竟这“火线朋友圈”里,真正的赢家从来只有背后数钱的美国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