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英伟达宣布了 9月28日,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黄仁勋表示,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发展迅速,目前仅落后美国“几纳秒”。 黄仁勋这番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客套话!他在科技播客节目里激动地形容中国芯片产业"充满活力、创业精神、高科技、现代化"。那些嚷嚷着中国造不出AI芯片、起码落后美国两三年的论调,被他直接斥为"荒谬"。这位芯片巨头掌门人看得明白,中国拥有庞大的人才储备、充满活力的工作文化和各省之间的内部竞争环境,这些因素正推动着中国芯片产业迅猛发展。 "几纳秒"这个比喻着实精妙,形象地描绘出中美在芯片领域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黄仁勋心里跟明镜似的,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势头谁也挡不住。他坦言面对的是一个"强大、创新、充满渴望、行动迅速的竞争对手",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分量不轻! 这位英伟达掌舵人急切呼吁美国政府放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他看得长远,允许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不仅能让美国技术在全球扩散,还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美国的经济成就和地缘政治影响力"。说白了,封锁政策既挡不住中国技术进步,反而会让美国企业失去巨大商机。 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有多重要?看看数据就知道了!此前美国对H20芯片的禁售让英伟达面临45亿美元库存损失,被迫计提55亿美元减值,市值一度蒸发1600亿美元。这组数字背后,折射出中国市场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企业正在芯片自主化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华为新推出的Atlas 900 A3超级计算集群系统,搭载公司昇腾910B芯片,已开始批量交付。华为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027年前路线图,计划推出下一代昇腾芯片。中国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也在用资本支持这一路线图。 更有意思的是,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减配版"H20芯片,如今也面临着中国买家的冷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更愿意选择国产芯片,这个转变令人惊叹!中国芯片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打破垄断。 黄仁勋强调了一个关键观点:"对中国而言,最有利的是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在中国竞争,并且他们自身也能参与到充满活力的竞争中"。这不仅道出了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决心,也揭示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本质是创新能力和市场活力的比拼。 中国芯片产业的进步速度超乎许多人想象。从被迫跟跑到并驾齐驱,如今在某些领域已经能够与世界最先进水平一较高下。这种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投入。 黄仁勋的坦诚表态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全球化时代,技术封锁注定徒劳无功。中国企业正在芯片领域迈出坚定步伐,打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这条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前景一片光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有种预感,中国芯片行业最难的坎不是光刻机不是因为技术封锁,也不是因为资金短缺
【44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