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生产商破产!美军蒸汽弹射器岌岌可危,今后有问题只能指望中企?   美国唯一能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9-29 16:27:35

唯一生产商破产!美军蒸汽弹射器岌岌可危,今后有问题只能指望中企?   美国唯一能造航母蒸汽弹射器的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军工部门已经倒闭,这消息一出,等于直接掐断了尼米兹级航母的“生命线”。现在美军手里的10艘尼米兹级航母全靠蒸汽弹射起飞舰载机,可弹射器坏了只能修修补补,想换新的,全球压根没地方买。   这事听起来离谱,但根子出在美军自己身上。二十多年前,他们认定电磁弹射是未来,觉得蒸汽弹射是“老古董”,干脆断了给BW公司的一切新订单。一家企业没新活干,光靠维修旧设备撑了二十年,能撑到破产已经算命硬了。   可他们押注的电磁弹射,偏偏不争气。福特号航母从服役开始,弹射系统就毛病不断,弹射功率不稳定,战机满油满弹时经常推不动,故障率比设计标准高出几十倍。特朗普当年气得公开说要“滚回蒸汽弹射”,结果回头一看,造蒸汽弹射的厂子早没了。   现在尼米兹级的弹射器天天超期服役,拆东墙补西墙,哪天真彻底报废,整艘航母就得趴窝。没有舰载机起飞能力,航母就是个海上靶子,别说打仗,连威慑都谈不上。   更尴尬的是,放眼全球,现在能完整造出蒸汽弹射器的,只剩下中国企业。这玩意技术门槛极高,80米长的气缸每米变形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直径,高压蒸汽密封必须严丝合缝,否则一漏气就是爆炸,特种钢储气罐要扛住几十万次高压冲击,焊接还得靠万吨水压机压着焊。   美国想重建生产线?几乎不可能。当年的技术工人早就散了,生产线拆了,供应链断了,重新建一套得砸上百亿美金,还不一定能找回原来的手艺。这种精密制造,不是光有钱就行,得靠几十年积累的工业底蕴和熟练技工。   中国能接下这个活,也不是运气。早年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航母上一点点测绘残存的弹射器,靠手电筒照着画图纸,一点一点啃下来。后来民企攻关,把直线精度做到微米级,高压密封技术也吃透了,这才有了自主生产能力。   有意思的是,中国没停留在蒸汽弹射上。北方试验场里,蒸汽和电磁弹射一起测试,最后中压直流电磁弹射胜出,效率更高、维护更省,直接用在了福建舰上。对咱们来说,蒸汽弹射早就是“练过的基本功”,而美国现在连这基本功都丢了。   现在美军最头疼的是,真要弹射器大修或更换,全球唯一能求助的,可能就是中国企业。可这现实他们没法承认。一边天天在亚太搞围堵,一边军事设备的核心部件却要靠对手供应,这脸往哪搁?   而且就算他们想买,咱们能卖吗?这可是航母的“心脏”,关系到整个舰队的战斗力。卖给美国?等于帮对手维持军事优势,这不符合国家利益。不卖?那他们的尼米兹级就只能越修越烂,最后提前退役。   欧美军工的困境还不止这一处。俄乌冲突打了两年多,西方军援几乎掏空了库存。毒刺导弹、155毫米炮弹、反坦克导弹打得比生产快,美国最大炮弹厂一个月的产量,乌克兰一天就打完了。欧洲更惨,德国军备只够打两天,法国英国也在拼命扩产。   招工更是大问题。制造业吸引力不如金融和互联网,年轻人不愿进厂,军工企业缺技术工人,培训周期又长,扩产计划根本推不动。雷神公司CEO公开说,最大的瓶颈不是钱,是没人。   美国现在拼命推再工业化,砸钱搞芯片、半导体、制造业回流,还重拾“学徒制”培养技工,可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军工生产又依赖长期订单,私营企业不愿冒险扩产,政府又不愿搞计划经济,矛盾一大堆。   说到底,美国的问题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工业体系空心化太严重。为了利润把产业链外迁,为了“先进”抛弃成熟技术,结果基础一塌,高端也站不稳。现在想回头,发现路已经断了。   蒸汽弹射器的断供,只是冰山一角。它暴露的是一个大国在战略选择上的短视和傲慢。当他们把供应商当成可有可无的零件一样抛弃时,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别人手里的“零件”。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