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直言:在统一问题上请大陆人不要对台湾的任何政党、任何政治人物抱有希望,包括这次国民党新主席的选举也跟大陆一点毛线都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只为了选票,只为了在台湾地区拿到执政权而已! 2025年9月,国民党正在忙着办主席选举,领表、登记、拉票,从台北到高雄闹得沸沸扬扬。可这热闹是他们的,大陆人不必凑上去期待什么。过去几十年,我们总在等某个政党“回头是岸”,等某个政治人物突然觉醒,结果一次又一次被现实打脸。 国民党嘴上说着“九二共识”,可你细听,他们强调的从来不是“一个中国”,而是“两岸交流”“经济合作”。2024年朱立伦访美时公开称“国民党是亲美政党”,回到台湾又说“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这种两头讨好的话术,说白了就是政治投机。 他们不是不知道统一是大势,而是清楚在台湾讲“统一”等于政治自杀。年轻选民不认这概念,媒体一炒作就变成“卖台”,所以候选人宁愿喊“抗中保台”也不敢碰真实议题。党内甚至有不成文规矩:“统一”二字只能在大陆场合说说,回台湾就得换一套话。 更讽刺的是,当大陆释放善意,比如取消34项农产品关税、扩大青年就业政策时,国民党反而拖着不回应,借口是“要评估民意”。可当美国在台协会提出加强军事合作,他们却主动递上合作清单,动作快得惊人。 这种“亲美疏陆”的倾向,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前立委邱毅早就点破,现在的国民党不是搞政治,而是搞生意,核心目标是选票和执政权,至于国家民族,早就让位给利益计算。 民进党就更不用说了,直接把“抗中保台”写进党纲,把两岸关系定义为敌我矛盾。对他们来说,维持对立才是最好的选举工具,和平统一?那是他们最怕的事。 两党看似对立,本质却一样——都是选举机器。他们的政策不是为长远未来设计的,而是为下一次投票准备的。今天可以去大陆谈经贸,明天就上街骂“统战阴谋”;今天说要恢复直航,明天又以军机绕台为由叫停。变来变去,唯一不变的是保住权力。 台湾社会的认同也在变。老一辈还有些“大陆情结”,但年轻一代从小在学校里学的是“台湾史观”,看的是“去中国化”的教材,对大陆的情感越来越淡,甚至充满误解。在这种环境下,哪个政客敢提统一,马上就被贴上标签,政治生涯基本就到头了。 2025年党内初选,主张“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张亚中被边缘化,而主打“维持现状”的郑丽文获得支持,这就是最现实的写照。政治人物不是不想谈统一,而是不敢谈,也不能谈。 大陆的耐心其实一直在被消耗。九二共识本来是桥梁,可国民党自己把它拆了。他们既不愿明确承认一个中国,又想享受两岸交流的好处,这种“只拿好处不担责任”的做法,最终只会让大陆彻底放弃通过政党对话解决问题的幻想。 现在大陆的策略已经变了。国台办提出要绕开政党,直接面向台湾民众。海峡论坛、青年创业基金、农渔产品绿色通道,这些政策不再依赖政客点头,而是实打实送到普通人手里。 东部战区的军演常态化,环台封锁演练越来越频繁,这是在告诉所有人,和平统一是首选,但底线也必须守住。军事压力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防止“台独”和外部势力误判形势。 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个政党的犹豫而停下。统一不是靠台湾政客的良心发现,而是靠大陆的实力推进和两岸民间的真实连接。当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在大陆找到工作、安家落户,当基层农民靠对陆出口维持生计,真正的融合就已经在发生。 政党可以换,口号可以变,但趋势不会逆转。与其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只会算计选票的政治人物身上,不如看清现实:统一的主动权从来不在台湾政坛,而是在大陆的综合国力和民心向背上。 馆长的话难听,但真实。大陆人真的该醒醒了,别再幻想哪个台湾政客会站出来说“我要推动统一”。那一天不会到来,也不需要到来。因为当大势已成,所有表演都只是落幕前的余音。
台湾正在竞选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说,请大陆的一些朋友不要对台湾喊打喊杀。要知道台湾
【212评论】【8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