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鸡排哥日均仅睡3小时:6元鸡排炸出流量真相,城管专班护航的烟火气令人沉醉 “塑料袋6元,鸡排免费送!”在景德镇昌江区的街头,李俊永握着夹子的手在油锅里翻动,汗水顺着发梢滴进热油,溅起的油星子烫得他下意识皱起眉头。这位48岁的摊主未曾料到,自己会凭借一句玩笑话火成“景德镇新名片”,更没料到流量是把双刃剑——粉丝暴涨27万的同时,他每天只能睡三小时,累到中暑仍不敢停止出摊。 72小时成名!6元鸡排凭啥让千人冒雨排队? 谁能想到,撬动全网热度的竟是一份平价鸡排?9月19日,一条记录李俊永卖鸡排的短视频意外刷屏:他操着“幽默话术”和顾客打趣,一边强调“4点半后只服务学生”,一边给学生群体悄悄便宜1元。短短三天,“景德镇鸡排主理人”话题冲上热搜,单条视频点赞破189万,连外地游客都淋着雨排队,还放话“吃不到就不离开”。 老顾客对此早习以为常。三年前的雨天,加班到7点的付女士以为预定的鸡排没了,却见李俊永守在摊前等她:“答应了就得等到你”。他会给加班族多塞一根烤肠,说“辛苦了”,给排队顾客递凉白开安抚情绪,连递鸡排前都要提醒“打开塑料袋更酥脆”——这些被网友称作“鸡排界艺术级细节”的举动,藏着最动人的真诚。 流量来得比油锅升温还快。原本面向学生的小摊前,突然排起50米长队,闪送员天天来代购赚跑腿费,主播举着镜头怼到他面前。为维持秩序,当地城管专门成立2 - 4人的专班,还给他划分了距五中仅100米的新摊位,堪称“官方级护航”。 流量是蜜糖也是烙铁:中暑也要守着摊 “这点场面我能搞定!”面对汹涌人流,李俊永嘴硬的背后是连轴转的疲惫。爆火前,他凌晨腌肉、清晨卖饼、午后炸鸡排到深夜;爆火后,这个节奏直接拉满,家人全成了“编外员工”——妻子摆副摊,“鸡排奶奶”下班后赶来做后勤,网友戏称“鸡排世家总动员”。 9月27日,连续熬夜的他终究扛不住了。中暑头晕的他扶着灶台站稳,看着队伍里期待的眼神,还是咬着牙开了摊。“我不能让他们失望。”他咳嗽着翻鸡排,沙哑的嗓子里依旧能蹦出幽默金句,只是额头上的退热贴藏不住狼狈。 更棘手的是流量带来的混乱:有人插队吵架,有人冒充他开号骗钱,还有人天天追问加盟事宜。他一边跟着市监局学合规登记,一边还要安抚排队顾客的焦虑,“累但高兴,这是大家对我的认可”。 拒加盟、不带货!6元鸡排藏着最牛生意经 “加盟?不搞!带货?暂时不考虑!”面对流量变现的诱惑,李俊永的回答十分坚决。这个在街头摆摊20多年的摊主,早已摸透生意的本质:给学生党少赚1元是体恤,炸过火的鸡排直接报废是底线,“不做到完美,我不会原谅自己”。 他的“情绪价值套餐”远比鸡排本身更动人,对纠结的顾客说“别亏待自己的肚子”,对加班族道一句“今天累了吧”,连夸妻子时都眼里放光:“真正辛苦的是我夫人”。网友精准总结:“这是6元的鸡排,60元的体验,600元的情绪补给”。 最意外的赢家是景德镇。不少游客冲着鸡排来,顺便打卡古窑和博物馆,文旅局悄悄制定“鸡排 + 文旅”计划,让市井烟火气成了城市新名片。而李俊永最在意的,还是放学时学生们的招呼声:“不管火不火,我还是那个炸鸡排的”。 夜幕降临时,最后一份鸡排出锅。李俊永瘫坐在小马扎上,喝着凉白开笑了:“明天4点半还在,学生优先啊!”路灯下,油锅余温和他疲惫的身影,成了景德镇最暖的夜景。 正如网友所说:我们追的从来不是鸡排,是快节奏里那份不掺假的真诚——这才是流量时代最该红的“硬通货”。
景德镇鸡排哥日均仅睡3小时:6元鸡排炸出流量真相,城管专班护航的烟火气令人沉醉
荷亭消暑的闲人
2025-09-29 15:32: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