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德国正式宣布了!德国大转向:告别“韬光养晦”。 当地时间9月25日,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在柏林太空大会上的表态,给欧洲乃至全球安全格局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砸出的350亿欧元确实不是随便喊的口号,这笔钱要在2030年前花完,平均到每年就是70亿欧元,每一分都有明确的投向和实际规划,从技术研发到设施建设都有实打实的安排。 太空早就不是只用来探索宇宙的地方了,现在的卫星通信、导航系统跟咱们的日常生活绑得特别紧。 皮斯托里乌斯自己也说,要是这些太空里的关键设施被攻击,整个国家都可能陷入瘫痪,比如导航失灵了,货车找不到送货路线,超市里的菜都可能断供,就连手机信号都得受影响。 之前有过例子,某些地区卫星信号被干扰后,不仅军队的通信受影响,老百姓连网上缴水电费都办不了,这就是太空安全没保障的真实后果。 这笔钱首先要花在预警和监测系统上,得先知道太空里有没有危险。德国计划建一套能24小时盯着轨道的监测网络,就像给太空装了“监控摄像头”,不管是别国卫星的异常移动,还是太空垃圾靠近,都能第一时间发现。 这可不是纸上谈兵,欧洲航天局已经在德国科隆建了个模拟月球的大设施,高9米,面积有700平方米,里面铺着900吨火山岩磨成的模拟月尘,能还原月球的真实环境,就是为了测试太空设备在恶劣条件下能不能正常工作,这笔建设费用就包含在350亿欧元里。 然后是建设多层次的卫星网络,这部分是重点投入。现在欧洲的卫星大多是零散的,一旦某颗被破坏,整个系统就容易出问题。 德国打算建多组互联的卫星星座,形成“备用网”,就算有几颗卫星出故障,剩下的还能接着工作。比如之前德国商业航天公司伊萨尔搞的“光谱”火箭,虽然第一次发射没成功,但已经拿到了关键数据,第二、第三枚火箭正在生产,这笔研发费用也从这350亿欧元里出。 要知道,这种火箭能把上千公斤的卫星送上天,正是建设卫星网络的关键工具,每年70亿欧元里,光火箭和卫星的研发制造就得占一大半。 强化抗干扰能力也是花钱的大头。现在有些国家能通过技术手段掐断卫星信号,德国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卫星“不被掐断”。他们计划给卫星装上新的信号防护装置,就算遇到干扰也能保持通信。 这可不是瞎花钱,北约早就把太空当成了新的战场,德国作为北约的重要成员,这笔投入也是在帮整个联盟建安全屏障,皮斯托里乌斯就说过,德国的太空防御要成为北约的“支柱”。 还有自主太空运输能力的建设,过去欧洲发射卫星要么靠美国,要么靠俄罗斯,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350亿欧元里有一部分专门用来搞自主发射,挪威那个新的航天中心就是为德国火箭建的,之前伊萨尔公司的火箭就在那试飞,虽然炸了,但后续改进的钱已经安排上了。 而且这笔钱还会带动国内企业,德国的奥格斯堡火箭工厂、HyImpulse等公司都在承接相关项目,既能搞技术突破,又能创造就业,算是一举两得。 更关键的是这笔钱有明确的时间节点,2030年前必须花完,每年70亿欧元一分都不能少。对比一下就知道力度多大,之前欧洲航天局全年的太空安全预算加起来还不到30亿欧元,现在德国一国的投入就比整个欧洲之前的总和还多。 而且这些投入都有具体的验收标准,比如2027年前要完成首组预警卫星的发射,2029年前要建成完整的抗干扰网络,每一步都卡着时间,根本不是虚晃一枪。 说到底,这350亿欧元是给欧洲的太空安全买“保险”,既防着别人破坏,又能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 从科隆的月球模拟设施到正在生产的火箭,从卫星星座的规划到抗干扰技术的研发,每一笔钱都砸在了具体项目上,每年70亿欧元的投入看得见摸得着,绝对不是喊口号那么简单。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7评论】【18点赞】
aaaaa
我就想知道有多少是买美国装备[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