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允许乌克兰出口富余武器,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活下去。 当西方援助开始放缓,弹药库存告急,乌克兰不得不把自家工厂里多出来的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卖出去,换回能打的炮弹和芯片。 这事儿听着像生意,其实是生存策略。 首笔订单已经签了,土耳其买无人机,波兰拿导弹,钱直接进了新成立的国防出口基金,没进个人口袋,全用来买西方的弹药和核心零件。 可问题来了——你卖的每一件武器,只要里面有一颗美国芯片、一个德国传感器,就得先问原产国能不能卖。 欧盟和美国早就在背后拉了条红线:别转手卖给印度、阿联酋,别让技术流出去。 乌克兰能卖的,其实只有那些纯国产的“土办法”装备。 更现实的是,工厂确实开足了马力,一个月能造三千多架无人机,日均打出两万五千发炮弹,但电池靠中国,芯片靠波兰,工人每天干十二小时,累到手抖。 一旦供应链断一根线,整个系统就得停摆。 这不是产能问题,是命脉问题。 有人以为这是乌克兰在崛起为军火商,其实它只是在用最后一口气,把别人给的零件拼成武器,再把武器换成继续拼下去的零件。 它不是在做生意,是在赌一条能持续运转的供应链。 真正的胜负手,不在于卖了多少无人机,而在于它能不能在没有外国零件的时候,自己做出一块电池、一颗芯片。 这场战争教会我们的,不是武器有多厉害,而是当世界切断你的氧气管时,你还能不能自己呼吸。 乌克兰正在试,而全世界都在看。
泽连斯基真是天才!你真没看错,一场俄乌冲突,3年多,泽连斯基带着乌克兰硬拼俄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