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欧盟正式宣布了! 9月28日一大早,欧盟宣布要拿出5.45亿欧元,差不多相当于42亿元人民币,砸向非洲搞太阳能、风能这些可再生能源! 值得玩味的是,这笔资金规模看似可观,实则仅相当于几架战斗机的价格。欧盟选择将此预算投入非洲绿电,反映出其在俄乌冲突后的能源安全焦虑和战略转向。 投资动向:欧盟加快非洲能源布局 近期,欧盟在非洲能源领域的动作频频。除了此次公布的5.45亿欧元投资外,今年3月欧盟与南非达成了一项规模更大的47亿欧元投资计划,重点支持南非能源转型。 欧盟能源专员卡德里·西姆森表示:“非洲拥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但装机容量不足1%。这种失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有分析指出,欧盟此次投资具有明显示范效应。选择在第九届欧盟-非盟能源伙伴关系高级别论坛前夕公布这一消息,意在展示其对非能源合作的诚意。 然而,非洲能源开发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一位在非从事光伏项目的中资企业负责人表示:“非洲新能源项目最大的瓶颈并非资金,而是电网基础设施落后和本地技术人才短缺。” 多重考量:地缘政治与能源转型并重 欧盟此次投资决策背后蕴含三重战略考量。 能源安全位居首位。俄乌冲突导致欧盟能源供应紧张,2022年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暴涨,促使欧盟加速能源来源多元化。北非地区与欧洲隔海相望,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地缘经济竞争也不容忽视。中国已在非洲可再生能源领域深耕多年,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均有重要项目。欧盟此举有意平衡中国在非影响力。 气候政策联动同样关键。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全面实施,此举将推动非洲制造商转向可再生能源,以维持对欧出口竞争力。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纳莱迪·潘多尔指出:“真正的伙伴关系应基于互利共赢,而非单方面利益最大化。” 现实挑战:资金分配与项目落地 5.45亿欧元如何在广袤的非洲大陆实现有效分配,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从地域分布看,投资可能优先流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北非和西非国家。埃及、摩洛哥等国已启动大型太阳能项目,具备快速落地条件。 从领域分布看,资金可能向电网互联互通项目倾斜。欧盟近期推动的“南部绿氢走廊”项目,计划建设连接北非与欧洲的3300公里能源走廊,正是基于这一思路。 然而,非洲新能源项目面临的实际困难不容小觑。当地电网稳定性差、融资渠道有限、运维能力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影响投资实效。 “资金规模确实重要,但项目可持续性更关键。”非洲气候基金会专家表示,“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技术转移和本地能力建设。” 前景展望:合作模式亟待创新 欧盟对非能源投资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取决于合作模式的创新程度。 传统援助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非洲国家普遍希望获得技术转移和产业链建设支持,而非单纯资金投入。这也是近期欧盟-非盟能源伙伴关系论坛的核心议题。 区域一体化电网建设可能是突破点。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正在推动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欧盟在这方面具有技术和经验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年轻人口红利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如何将投资与本地就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将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临近,非洲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但欧盟能否借此机遇建立真正平等的能源伙伴关系,仍有待观察。 这场能源博弈不仅关乎投资规模,更关乎合作理念的转变。正如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穆萨·法基所言:“非洲不需要施舍,需要的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