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易中天在厦大上课时,一名女生突然站起来冲他大喊:“易老师,我想嫁给你!”易中天却说:“你少说了几个字!”女生顿时满脸通红。 1978年,易中天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他的论文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很快就引起导师们的注意,完成学业后,他被学校破格留任,开始走上教师岗位。 留校任教的决定并非偶然,而是对他学术功底与教学潜力的认可,那时的易中天知识储备深厚,善于从浩瀚典籍中提炼出最能打动人的部分。 易中天一走上讲台,就迅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他的语言不刻板,而是生动灵活,他能在叙述历史事件时穿插细节,能在讲解古代人物时引发思考。 他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像在和学生对话,很快,学生们发现这堂课不同寻常,每一次上课,教室总是提前被挤满。 有人提前半小时来占座,有人站在过道坚持听完,还有人宁愿席地而坐,只为不漏掉一个字,学生们争先恐后不仅因为知识有趣,更因为课堂里充满思维碰撞。 在这样的氛围下,课堂上的年轻人不再只是被动听讲,而是积极提问,踊跃参与,有一次,一名女学生在同学提醒下鼓起勇气,突然站起身,直言要嫁给易中天。 这句话突如其来,全班同学瞬间安静下来,那名女学生声音洪亮,话语中带着激动,她不仅表达了个人心意,还声称代表了许多同学的想法。 有人忍不住偷笑,觉得这是前所未有的场面,也有人暗暗期待,看易中天如何应对,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兴奋,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讲台前。 这种情形对于任何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破坏课堂秩序,还可能引发更多议论,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易中天并没有表现出惊慌,他微微一愣,随后很快调整了状态。 他用幽默的方式回应,说自己已经名花有主,并且提醒学生那句话其实少了几个字,完整的意思应当是“嫁人要嫁那样的人”。 这场风波在校园里广为流传,对学生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更是对易中天机智与风度的最好证明,课堂不仅没有因此中断,反而因为他的从容应对显得更加生动。 事实上,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正是易中天长期教学积累下来的结果,他深知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思维交流的场所。 教师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唯有冷静与智慧才能维持权威和魅力,除了这次风波,易中天的课堂上还有许多类似的瞬间。 学生们常常提出看似稚嫩的问题,例如“久远的历史有什么意义”,易中天并不会敷衍,而是耐心讲解,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不仅是记忆,更是反思与借鉴。 这样的场景在武汉大学时已出现,到了厦门大学依然如此,那堂课结束后,风波逐渐平息,但这件事成为学生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课堂不仅赢得了学生,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后来走上电视荧屏,用同样的风格把历史带给更大的群体。 对于那名勇敢的女学生来说,表白或许只是青春的冲动;而对于全班同学来说,这段经历成为他们记忆中最鲜活的一部分,至于易中天,他在笑声中继续讲课,让历史的故事流淌在每一位学生心中。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长大了才明白,语文真的是滞后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