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她用手撑着丈夫的遗体,拍下了这张“全家福”,那男人戴着瓜皮帽,穿着马褂,

韫晓生 2025-09-25 16:48:18

[微风]她用手撑着丈夫的遗体,拍下了这张“全家福”,那男人戴着瓜皮帽,穿着马褂,像是睡着了,但其实,他已经牺牲了。他叫温济厚,是个伟大的革命者。   (信源:中国军网——泪目!凝望这张跨越生死的全家福)   拍照前三天,温济厚刚在刑场上喊着 “共产党万岁” 倒下。他媳妇温曹氏抱着遗体从刑场回来,没哭天抢地,先烧了热水给丈夫擦干净脸上的血,又拿出做好的寿衣给他穿上。   村里老人劝她 “赶紧下葬吧,兵荒马乱的,别再出岔子”,她却摇头:“娃才六岁,连爹的模样都记不清,得拍张照,让他知道爹是啥样。”   找拍照师傅那天,天刚蒙蒙亮。温曹氏抱着儿子温念赤(后来改的名),跟着温志德往小庙走,路上娃问:“娘,爹咋不说话呀?”   她蹲下来,摸了摸娃的头,声音有点抖:“爹累了,睡着了,拍照的时候别吵他。”   到了庙里,温志德把温济厚的遗体扶到椅子上,怕坐不稳,又在后面用手顶着椅背;温曹氏把娃抱到腿上,自己往丈夫身边靠了靠,尽量让三人看起来像 “好好坐着”。   拍照师傅举着相机,手也在抖。他拍过无数全家福,却从没拍过这样的 —— 男人没呼吸,女人强忍着泪,连娃都感觉到不对劲,小手紧紧抓着娘的衣服。   按下快门时,温曹氏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砸在丈夫的寿衣上,她却赶紧抹掉,还对着镜头扯了扯嘴角:“得让娃记住,他爹是笑着的。”   1903 年温济厚出生在露泽院西村,从小就见不得乡亲受欺负。23 岁入党后,在七里寺小学当支部书记,白天教娃读书,晚上就带着农民协会的人跟贪官劣绅斗。   有次赤水镇粮秣代办处的人私吞粮食,他带着几百个老百姓堵在门口,硬是把粮仓打开,把粮食分给了没饭吃的人家。老百姓都说:“温书记不像官,倒像自家兄弟,啥时候都想着咱们。”   1928 年 5 月 5 号晚上,温济厚在七里寺小学开支部会,商量转移去陕北的事,没想到军警突然冲进来——是内部出了叛徒,把开会地点卖了。温济厚、肖成栋、史卓生三个人没跑掉,被押进了华县看守所。   进了看守所,温济厚第一句话就跟战友说:“我是支部书记,又是校长,身份早就暴露了,有事我扛着,你们别说话,得活着出去。”   后来县长段紫光亲自审他,用鞭子抽、用烙铁烫,把他打得浑身是伤,他却没吐一个字。有狱卒偷偷跟人说:“这人骨头太硬,疼得昏过去,醒了还是骂敌人,没服过软。”   5 月 29 号早上,临刑前,他还高声喊着 “共产党员斩不尽杀不绝”,路边的老百姓都哭了,有的还跟着喊 “打倒反动派”—— 没人能想到,这个硬气的汉子,最后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留下,只能靠妻子拼着命,拍一张 “特殊全家福”。   温曹氏没等到丈夫平反的那天。拍完照片没几个月,她就因为伤心过度病倒了,临终前把照片交给温志德:“帮我好好留着,等娃长大了,告诉他爹是英雄,是为老百姓死的。”   1958 年,中央人民政府给温家送来了烈士纪念证,上面有毛主席的亲笔签名,温念赤拿着证书,又看了看那张全家福,终于明白娘当年为啥非要拍这张照——这不仅是念想,更是爹用命换来的 “勋章”。   有人问,一张旧照片而已,为啥这么让人动容?其实答案很简单:这张照片里,有温济厚的硬气,有温曹氏的坚韧,还有老百姓对英雄的念想。   它告诉我们,当年的共产党人不是课本上的名字,是真的会为了信念抛头颅;他们的家人也不是 “背景板”,是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份信念传下去。   现在温念赤也老了,每次去纪念馆看这张照片,都会跟身边的人说:“我娘当年拍这张照,就是想让我记住,爹是为了啥死的。现在我要让更多人知道,这样的英雄,咱们不能忘。”   是啊,这样的英雄,咱们咋能忘?那张在小庙里拍的特殊全家福,不仅是温家的念想,更是咱们所有人的精神财富 —— 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安稳日子,是无数像温济厚这样的烈士用命换来的;这份安稳,得靠我们接着守,这份信念,得靠我们接着传。   你们还听过哪些革命先烈和家人的故事?看完这张特殊全家福,你有啥想说的?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把这份记忆,好好传下去!

0 阅读:81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