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面对联合国出现的承认巴勒斯坦国汹涌浪潮,气急败坏的美国似乎搞起了声东击西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9-25 12:43:04

胡锡进:面对联合国出现的承认巴勒斯坦国汹涌浪潮,气急败坏的美国似乎搞起了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把打击目标对准了国际刑事法院。 联合国大会上突然涌现的承认巴勒斯坦国浪潮,让国际格局瞬间紧张,美国的回应是否预示着更大冲突?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一出,以色列领导层面临全球压力,而华盛顿的制裁计划又会引发何种连锁反应?这股浪潮背后,隐藏着中东问题的深层危机。 联合国大会在2025年9月22日成为焦点,法国和沙特阿拉伯联合主持会议,法国率先宣布承认巴勒斯坦为主权国家,并计划在满足安全条件后派遣大使。 此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比利时等九个西方国家在周日到周一期间相继跟进,形成一股承认浪潮。 这些国家大多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此举公开挑战华盛顿在中东的政策框架。美国无法直接干预欧洲国家的外交决定,却选择将矛头转向国际刑事法院。 这种转移策略源于加沙冲突的长期积累,自2023年10月冲突升级以来,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批评不断增加,导致更多国家调整对巴勒斯坦的态度。 联合国总部会议现场,美国和以色列代表缺席,凸显了他们的孤立立场。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表示,内塔尼亚胡将于下周返回国内讨论应对措施。 国际刑事法院于2024年11月21日正式发出对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的逮捕令,指控他们在加沙行动中犯下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具体罪名包括使用饥饿作为战争手段,以及针对平民的系统性攻击。 该法院依据2002年生效的罗马规约运作,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但以色列和美国均未加入。 以色列政府迅速回应,宣称不承认法院管辖权,并强调巴勒斯坦作为成员国的资格无效。 逮捕令要求缔约国在嫌疑人入境时执行逮捕,这对内塔尼亚胡的国际出行构成潜在威胁。路透社报道显示,美国计划在本周对整个国际刑事法院实施制裁,作为对逮捕令的报复。 此前,美国已在2025年2月针对法院部分检察官和法官施加定向制裁,试图阻挠对以色列的调查。制裁措施可能包括冻结资金和旅行限制,严重影响法院的日常运作。 联合国安理会于9月18日就加沙问题表决,美国再次一票否决停火决议草案,进一步暴露其孤立状态。 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制裁扩展,源于其长期支持以色列的政策框架。早在2024年5月,法院检察官就申请逮捕令,但直到11月才正式批准,期间以色列多次挑战法院管辖权,却被驳回。 制裁威胁不仅针对个人,还可能波及整个机构,旨在削弱其独立性。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持续进行,尽管国际批评加剧,但实地局势未见明显变化。 内塔尼亚胡于9月21日公开回应多国承认巴勒斯坦,警告那些国家将面临后果,并暗示获得特朗普政府的支持。 白宫发言人明确表示,特朗普不同意各国承认决定。这反映出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强硬姿态,无法阻挡承认浪潮,却通过制裁法院来施压盟友。 国际刑事法院坚持巴勒斯坦对加沙领土的管辖权,这与以色列的拒绝形成鲜明对比。制裁的实施可能产生威慑效果,鉴于美国情报机构历史上针对欧洲人物的行动记录,导致一些人士声誉受损或法律麻烦。 后续发展中,内塔尼亚胡于9月29日在华盛顿与特朗普会面,讨论如何应对承认浪潮和逮捕令。美国继续提供军事援助给以色列,维持其在中东的战略优势。 联合国安理会9月23日会议,美国再次处于少数派位置,其他成员国推动加沙决议却失败。 全球对以色列的谴责日益普遍,西方内部出现分裂,美国和以色列依赖军力稳住局面,但国际孤立加深。内塔尼亚胡承认以色列因加沙战争受到批评,却坚持现有政策。 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运动虽未立即改变占领现状,但强化了巴勒斯坦的国际地位。美以的强硬回应,可能进一步刺激中东紧张局势,影响全球外交平衡。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