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军事专家、台海军军官学校前校长谭传毅今日撰文研判:总数量超过4800架的歼-

观今言史啊 2025-09-25 10:50:31

岛内军事专家、台海军军官学校前校长谭传毅今日撰文研判:总数量超过4800架的歼-6改装的无人机针对的就是台湾,若大陆攻台,其将成为第一波武器,台军难以防御。   从他这番话来看,其实已经点出了当前台海局势中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战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飞机打飞机、舰艇对舰艇,而是讲究信息压制、体系瓦解和饱和攻击。   歼-6虽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式战斗机,但正是因为够老、够多、改装成本低,反而成了无人机改造的理想平台。   这种无人化处理,不追求空战能力,而是专门拿来当诱饵、饱和打击的“消耗型武器”。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种几十年前的飞机,即使改装成无人机,也能起多大作用?   其实关键不在于它本身有多强,而在于它能造出多大“战场混乱”,如果一次性投放几百架甚至上千架这种无人机,台军的雷达系统、导弹防空系统、战机起飞响应都会被强行拉满,尤其是防空导弹资源,根本不可能一一应对。   一旦被大量“信号垃圾”和高密度目标干扰,整个指挥系统可能几小时内就陷入瘫痪。   等台军真搞清楚哪些是诱饵,哪些是实弹攻击时,后手的远程打击、导弹突袭恐怕已经来了。   谭传毅的分析之所以引发关注,不只是因为他有海军背景,更因为他是少数公开在岛内舆论环境中对两岸军事差距做出清醒研判的人。   他提到,台军惯常训练和装备配置,主要还是围绕传统空防与海防体系展开,对于这种密集投放、低成本、多目标的无人机饱和攻击,几乎没有完整应对方案。   尤其是台军近年来因为预算、人力结构问题,战备状态多有松动,一旦遇到这种“高频率、高密度、非对称”的攻击方式,防线会很快出现漏洞。   岛内目前的反应其实比较复杂,一方面,军方内部确实对这种战术感到压力,但另一方面,政治层面又不愿意过多强调这类“被压制”的情境,怕影响民心士气。   但问题在于,军事不是靠嘴硬,也不是靠喊口号,如果明知对手在不断升级体系作战能力,而自己还停留在“点对点”防御思维,那迟早要吃亏。   更深一层的问题是,台湾目前防空体系建设,是否真正考虑过这种非常规打法。   如果还停留在传统思维里,光靠几套爱国者系统或是部分反导装备,是吃不消的。   而且现实是,大陆的新型无人机、电子战平台、远程火力打击系统已经形成“组合拳”,歼-6无人机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台军如果不尽快调整建军思路和技术能力,到时候别说抵抗,就连反应时间都会被压缩得所剩无几。   统一不是口头说说就能实现的,更不会靠单一手段达成,但如果形势逼到不得不动手的时候,像歼-6无人机这样的武器,就会成为那场快速、精准、体系化统一行动里的重要一环。   这不是虚张声势,也不是展示肌肉,而是实打实的准备,岛内是否看得明白,就看有没有人敢面对现实了。   参考资料:人民网《歼-6曾击落击伤各型美机22架 自身无一受损》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