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中国拒绝技术转让后,日本接盘越南铁路项目,越南总理范明政这次真以为捡到

蒙图信众 2025-09-24 21:53:35

[中国赞]中国拒绝技术转让后,日本接盘越南铁路项目,越南总理范明政这次真以为捡到宝了,宣布高铁动工在即,可他恐怕忘了掂量一下,接盘的是谁,付账的又是谁。 (信源:网易——中国拒绝技术分享后,日本再次接盘越南铁路,2035年通车已成泡影) 越南的南北高铁,一个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国家梦想,在图纸上规划了整整25年,却至今没能铺下一寸钢轨。现在,总理范明政下了一道指令,今年底必须开工。这听起来不像冲锋号,反倒更像是为一场在迷宫里的赛跑,强行划定了终点线。 这不只是一条1541公里长的铁路,它牵动的是越南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背后是关于自主、依赖和成本之间解不开的纠结。 越南对高铁的渴望,远不止是想要一条快速通道。它的真正目标,是实现技术的完全自主。 这种执念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们要求合作伙伴必须“技术转让”和“培训人才”,甚至自己组建了能修路基和隧道的工程队,还立法规定外国承包商要优先用越南货。说白了,就是想把高铁技术彻底变成“国产”。 可这个梦想和现实之间,裂痕太大了。国内像THACO这样的企业虽有一腔热血,但真刀真枪干铁路的经验几乎为零。更离谱的是,一个不知名的美越联盟跳出来说能自己搞定1000亿美元,五年就完工,这听着就像个笑话。 为了给这个庞大的项目铺路,越南内部正在进行一场“刮骨疗毒”式的改革,打算精简掉超过12万名各级公职和编外人员,就为了提高点行政效率。 但改革的阵痛还没过去,现实的难题就摆在眼前。光是项目启动前的土地清理,就牵扯到超过12万人的搬迁和上万公顷的土地,有些省份已经伸手向中央要安置费了。 在选择国际伙伴这件事上,越南的表现更像是在走钢丝,技术和经济反而不是首要考虑,如何在中、美、日、韩之间取得平衡才是关键。 对中国,越南心态很复杂,可以说是“既爱又怕”。一方面,在跨境铁路上合作得很务实,直接采用1435毫米的中国标准轨,也看到了中国技术在印尼和老挝的成功。可一沾到南北高铁这条国家经济大动脉,对过度依赖的担忧和来自美国的压力,就让他们犹豫不决。 日本的新干线曾是越南的“白月光”,2009年时就定下了。但对方开出560亿美元的天价,还要建整整30年,再加上日本承包的胡志明市地铁项目拖了整整9年才完工,这份最初的美好想象早就碎了一地。 于是,韩国成了那个“备胎”选项。越南找上韩国,对方也爽快地承诺了40亿美元低息贷款。但这更像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策略,毕竟韩国的高铁技术源自法国,自己也没什么在复杂地形搞海外项目的经验,算不上最优解,更像越南用来增加谈判筹码的棋子。 无论最后选哪条路,这个梦想的代价都异常沉重。这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时间和机会的流失。这也让越南获得了巨大的代价。 首先就是钱。项目预算高达670亿美元,这相当于越南全年GDP的14.6%,几乎是要掏空国库的节奏。其次是时间,不管是日本的30年方案,还是越南自己的16年分期计划,都长得吓人。一个致命的问题是,等铁路好不容易修完了,采用的技术可能早就过时了。 最核心的代价,是越南对“免费技术”的幻想。中方代表曾直说,“技术是烧钱烧出来的,不是随手送人”,这句话直接戳破了越南希望“无偿获取”核心技术的泡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项目会陷入无休止的谈判和拖延。就在越南犹豫的这25年里,中国的高铁里程已经突破了4.8万公里。 越南的南北高铁,已经成了一个走不出的“世纪迷宫”。出口在哪,不取决于谁的报价更低、技术更好,而在于越南自己,能否对国家未来的道路做出一个清晰果断的抉择。 是继续在多方博弈中寻找那个完美的“自主方案”,还是更务实地拥抱合作,正视现代化的真实成本?这条迟到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铁路,考验的正是决策层的智慧、勇气和现实感。

0 阅读:18

猜你喜欢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

蒙图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