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开始“选人”了!很多人还在看,国民党下一届主席会是谁。大错特错!从邀请洪秀柱参加阅兵,到这次邀请苑举正和周锡玮,来参加“重庆•台湾周”,我们早就已经用“官方邀请函”,替国民党,选出了谁才是我们,真正想对话的人! 两岸互动历史显示,政党层面合作常遇瓶颈。过去推动服务贸易协议时,台湾内部意见分歧大,导致协议难以落实。国民党内部部分人顾及选票保持低调,另一些则随波逐流跟进反对声浪,结果好端端的机会溜走。 这反映出依赖政党作为桥梁的风险高,因为党内派系斗争和选举考量容易干扰实质进展。大陆由此认识到,直接找认同两岸联系的人士合作,更能避开这些不确定因素。这样的思路调整并非突发,而是基于过往经验积累而成。国民党主席选举虽热闹,但大陆已转向更务实的路径,选择那些在历史和实际行动上支持交流的人选。 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6位候选人包括郝龙斌、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等,投票定于10月18日。各人政见不同,有人强调世代交替,有人聚焦两岸路线调整。但大陆对这场选举的关注度有限,转而通过具体邀请体现选人标准。 洪秀柱作为前国民党主席,受邀参加北京9月3日阅兵活动,纪念抗日胜利80周年。这次阅兵规模大,洪秀柱现身天安门引发岛内争议,民进党指责其接受统战,国民党内部也有人撇清关系。但大陆此举显示出对洪秀柱过往立场的认可,她曾批评类似活动伤害感情,却如今亲身参与,凸显两岸政策灵活性。大陆不纠结党内职位高低,而是看重个人对历史共识的坚持。 重庆台湾周作为两岸交流平台,已办到第17届,9月14日至18日在渝举行。此次活动邀请苑举正和周锡玮,两人背景不同却都体现大陆选人逻辑。苑举正是台湾大学教授,长期研究两岸关系,在课堂和公开场合强调两岸历史联系,从郑成功时代到现在,史料显示两岸绑在一起。他不随党内风向变动,只凭事实说话,这点让大陆视其为可靠对话者。周锡玮则有丰富从政经验,前几年推动台湾茶农与福建山区合作,带去茶苗和技术,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同时台湾企业也获益。这种务实对接不需政党中介,直接产生效果。大陆用官方邀请函锁定这类人士,绕开国民党党中央的复杂性。 大陆两岸政策强调九二共识为基础,但面对台湾政党变动,转向地方包围中央策略。过去几年,大陆邀请蓝营县市长访陆,推动经贸合作,如山东对口新北市、广西负责花莲县等。这种点对点方式避开中央层级障碍,直接惠及基层民众。国民党虽是传统对话对象,但党内路线摇摆让大陆谨慎。主席选举中,候选人如张亚中主张两岸全面开放,却忽略台湾法规限制大陆人士交流的现实。这类政见虽有理想,但落地难。大陆选人则聚焦那些不掺杂派系私心、注重实效的人,如苑举正在文化领域、周锡玮在经贸农村的贡献,体现出政策务实转向。 昆山台商座谈会是另一个例子,大陆直接邀约10位致力于两岸融合的台商,不经国民党渠道。其中有台商成立中小企业互助联盟,帮50多家台湾工厂融入大陆新能源产业链。会上提到光伏标准参与,3个月后三家台企就签合同。这种效率高,绕过政党环节直接对接需求。文化领域也类似,重庆非遗展邀台湾木雕师傅黄志隆,他坚持两岸同根主题,拒绝去中国化要求。展会中两岸师傅合作雕刻作品,吸引台湾网友关注,留言称两岸手艺相合。这类活动不喊口号,用行动证明价值,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传承。
大陆,开始选人!在近期,台湾省内部中国国民党的主席竞争激烈,许多人都还在观望,实
【3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