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 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东方大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要我说,恐怕他们都想不到,2014年俄罗斯那个看似“明智”的军售决策,十年后会让自己如此尴尬。 那会儿,俄罗斯刚推出S-400这款“神器”,号称能打400公里、能拦导弹、还能反隐身,在全球军工圈可谓风头无两。 而东方大国当时的红旗-9还是早期型号,射程只有125公里,在隐身目标面前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再加上周边局势日趋复杂,这个时候引进S-400,看起来是个双赢的选择。 2015年,中俄果断签下合同,普京甚至破例让东方大国成了S-400的首个海外买家,还把它排在了同样想买的印度前面。 在他看来,这既能赚外汇,又能展示俄罗斯的军工实力,简直是一箭双雕。 可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2018年首批装备运到后,东方大国并没有像其他买家那样高调展示,相反,科研团队几乎是连夜开始研究这套系统的每个细节,从雷达到导弹,从指挥系统到发射装置,都被摸了个透。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些技术很快就在红旗系列上开花结果。 短短几年,红旗-9就实现了质的飞跃,射程从125公里蹿升到250公里,反应速度比S-400还快,关键还用上了自主研发的氮化镓相控阵雷达。 到2024年珠海航展,他们可能更要坐不住了,HQ-9BE的亮相,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300公里探测距离、8秒反应速度、能同时盯住100个目标,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跟跑”,而是实打实的“并跑”甚至“领跑”。 市场反应最能说明问题,土耳其当年为了买S-400,甚至不惜冒着失去F-35订单的风险,印度更是砸下近60亿美元订了五套。但几年下来,两国都在琢磨换装或者找替代方案。 反观东方大国的红旗系列,技术突破带来的可不只是性能提升。 而巴基斯坦用HQ-9在克什米尔边境成功拦截印度导弹的消息,直接登上了国际新闻头条,这一仗,实打实地证明了中国防空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 更耐人寻味的是S-400在东方大国的“待遇”变化,它已经从最初的“主力”慢慢转成了“陪练”,主要用来守守机场、港口。 而重要城市、核心工业区的防空,早就交给了红旗-9B、红旗-22这样的国产装备。 可能普京现在回想起来,也会觉得这是一场彻底的“技术反转”,原本想靠S-400打开市场、巩固地位,结果反倒帮东方大国完成了“防空逆袭”。 而俄罗斯军工出口从2014年的150亿美元,跌到2023年不足100亿,这个数字足以让人深思。 说到底,这事的关键不在装备本身,而在于两国不同的发展路径,俄罗斯依然沿用老思路搞军售,而东方大国早就把重心放在了自主创新上。 引进来,不是为了用,是为了超越。 十年时间,一个是技术输出国的“失声”,一个是进口者的“逆袭”,这或许就是大家始料未及的结局,当年那个需要“补课”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了新的“老师”。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 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
木槿论事
2025-09-24 20:41: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