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比不过美国,机床比不上日本,汽车不如德国,电视赶不上韩国,飞机不及法国,奢侈品输于意大利,大学不如英国,环境不如瑞士……”这类话仿佛总在我们生活里打转,不知为何,在部分人眼里,咱们好似啥都挺落后,一直追着那些发达国家跑。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中国制造样样不如人”——这句话曾经像个挥之不去的魔咒,但如今这个魔咒正在被打破,而且破得干脆利落。 拿芯片来说,华为的麒麟芯片被卡脖子后不到三年,就实现了重生,射频芯片、车规级芯片已经实现大规模国产替代,价格还比进口便宜,而5G基站用的巴龙芯片,性能直接叫板国外大厂,这哪里是“不如人”,分明是“超过人”。 新能源汽车更是个典型,2024年中国车企出口630万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比亚迪在泰国市场一骑绝尘,蔚来在欧洲换电站遍地开花。 连德国车企都坐不住了,纷纷跑来找中国电池厂合作。 大飞机C919已经交付超过15架,2025年还要交付50架,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打破了波音空客垄断民航客机市场几十年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C919不是靠外包拼装,而是实打实地过了适航认证这道坎。 产业链上的变化更有意思,以前缺芯少屏,现在京东方和TCL在全球高端电视市场占了大头,工业机器人、新材料这些曾经进不了西方“技术朋友圈”的领域,现在都在大规模出口。 特高压技术更是厉害,全世界只有中国把这活儿干明白了,从设计到建设,从设备到运营,整套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现在巴西、印度的特高压电网,都用的是中国标准。 最绝的是光伏产业,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包揽了全球70%的光伏组件供应。 要知道,十多年前还在学人家,而现在德国最大太阳能电站用的都是中国制造,这就是实打实的技术积累,一步一个脚印追到了前面。 这些成就不是靠补贴堆出来的,而是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力的结果,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制造,再到下游应用,中国制造正在重新定义“追赶”的含义。 这种“弯道超车”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中国高铁已经成了“金字招牌”,技术不仅自主可控,还输出到了印尼。 雅万高铁开通不到两年,乘客就突破千万,最高单日客流量2.5万人次,让东南亚第一次见识了“中国速度”。 稀土产业更是实现了完整突破,从开采到精深加工,中国稀土集团能把纯度做到99.999%,全球90%以上的高质量稀土产品来自中国,这些小小的原材料,正支撑着全球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在超算领域,“天河”系列横扫国际大奖,Graph500榜单上斩获两项世界第一,每天处理的数据量相当于3000万部电影,这算力不光用在科研,还在工业仿真、新药研发等领域大显身手。 5G专利布局更是漂亮,华为掌握了全球20%的标准必要专利,超过4.5亿台5G手机都要用华为的专利,这就是实打实的技术话语权。 从基站到核心网,中国5G已经成了全球通信的主流标准。 当然,我们确实有些领域还存在差距,比如高端芯片制造、航空发动机等领域,欧美确实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优势,但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承认差距,才能更清醒地追赶。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能不能赶上”,而是“怎么走出自己的路”。 我们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14亿人的超大市场,还有无数拼命钻研的工程师,这些都是独特优势。 从“Made in China”到“Created in China”,中国制造正在重新定义自己,那些曾经被认为“永远追赶”的领域,现在有不少已经实现了“并跑”甚至“领跑”。 这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用一个个订单、一项项专利证明出来的。 这些成就告诉我们,与其纠结“不如人”,不如静下心来干实事,毕竟,真正的实力不是比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芯片比不过美国,机床比不上日本,汽车不如德国,电视赶不上韩国,飞机不及法国,奢
木槿论事
2025-09-24 17:41: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