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巴结英日,坦桑尼亚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发现被耍后,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希望与中国"再续前缘"。 2019年,坦桑尼亚新上任的政府突然叫停巴加莫约深水港工程,理由是此前中国提出的运营权太长,但这只是表面的借口。 真正的原因,是英国和日本抛出的诱饵,他们承诺低息贷款和宽松条件,看上去比中国更合算,坦桑尼亚误以为抱住了西方大国的大腿,从而把与中国的协议弃之不顾。 很快,现实给了它狠狠一击,英国一开始说好出资30亿美元,等勘探完就变卦成80亿美元,还要求超支部分全由坦桑尼亚自行承担,设备采购也必须优先选择英国货。 至于日本,他们提供的水泥桩完全适应不了当地环境,测试没多久就直接锈断,整改还得额外砸钱。 接着,英国因脱欧资金紧张削减海外投资,日本企业在疫情冲击下也匆忙撤离,所谓的大蛋糕,最后只留下一片荒凉的工地和生锈的设备。 坦桑尼亚投入的2.8亿美元前期资金完全打了水漂,后续修复还要再花数千万。 与此同时,邻国肯尼亚趁机扩建了蒙巴萨港,原本可能流向坦桑尼亚的货运全改道过去,地区竞争力瞬间落空。 坏消息不止于此。大量依靠矿产出口的中小企业因为货物运不出去而接连倒闭,失业率直线上升,经济增速从6%以上迅速跌到谷底。几年的折腾,让这个国家元气大伤。 直到此刻,坦桑尼亚才真正认识到,当初推翻与中国的合作是多么愚蠢的决定,要知道,巴加莫约港的合作计划早在2013年就已成型。 当时这个国家虽然资源丰富,却因缺乏现代化港口陷入困局,中国不仅带来资金和技术,还带来了长期规划,中方团队事前深入调研过当地的地质与海洋条件,还为产业配套设计了农产品加工和矿产冶炼方案。 可以说,中国考虑的并不仅是一个港口,而是要让坦桑尼亚的经济真正运转起来,相比之下,英日从头到尾只想着如何牟利,根本没有为当地留下一点长远价值。 2022年,坦桑尼亚新总统哈桑终于选择了认错,主动找到中国,态度放得极低,希望能够恢复合作。 中国并没有借机责备,而是表现出务实的姿态,双方重新谈判,运营权缩短至33年,坦方股份比例提升到35%,给了坦桑尼亚足够面子,也让合作回到正轨。 这一次,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中方引入了更多伙伴,沙特提供资金填补缺口,埃及凭借管理苏伊士运河的经验加入运营,四方共同承担风险,也让项目更有保障。 坦桑尼亚议会在2024年通过了专项拨款以解决征地问题,显示出远比以往更为积极的态度。 2025年签署的合作备忘录中特别加入一条,本地员工必须占比不低于六成,这意味着未来港口不仅建起来,还能为本地培养技术人才。 很快,有传闻称沙特想买股权,但坦桑尼亚立刻澄清没有最终合同,明显是被之前的经历吓怕了。 这段经历让坦桑尼亚明白了一点,西方国家的条件看似慷慨,但说得再漂亮,也可能随时翻脸,真正愿意在非洲脚踏实地干实事的,还是中国这样的伙伴。
为了巴结英日,坦桑尼亚撕毁中国百亿投资项目,发现被耍后,这个东非国家又急忙转身,
芸霄记史
2025-09-24 19:45:1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