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浙江绍兴女子一觉醒来,名下3张银行卡和父母账户莫名损失11万余元,此外,抖音“放心借”还背上2万元贷款,支付宝花呗也被刷3500元。更奇怪的是,银行和平台均称这些操作需本人密码、人脸或指纹验证,可她密码从未外泄,老公不在身边,家里只有两个孩子,这笔钱到底是怎么不翼而飞的?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许女士的老公在外地打工,逢年过节才回来小住几天,她自己在家带两个女儿,大女儿12岁,小女儿8岁。 许女士深知老公挣钱不容易,平日里省吃俭用,这些年也存下了10多万块钱。 为了安全起见,许女士把这些钱分别存在三张银行卡里,银行卡都绑定她的微信和支付宝。 许女士每天在孩子上学之后,闲来无事,有时会看看短剧,刷刷视频,偶尔也看看小红书。 9月13号那天许女士感冒了,很不舒服,她硬撑着把孩子安顿好后,9点就睡了。 许女士睡得昏昏沉沉,一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半左右才醒来,迷迷糊糊中,许女士习惯地拿起手机翻看。 这一看,瞬间把她吓醒,只看到她的手机上收到很多条扣款信息,上面显示自助消费:-4993、-500、-5000等。 许女士吓坏了,睡觉之前还好好的,什么一觉醒来变天了呢,这是怎么回事? 她赶紧查看微信和支付宝,都没有查到有扣款记录,之后许女士又查了她名下的瑞丰银行卡,里面显示余额只有5068元,这时她才意识到银行卡可能被盗了。 许女士赶紧去银行查流水账,在长长的流水账上,许女士发现,这些钱有的转到她的支付宝、有的转到微信还有的直接转到深圳一家公司。 转账是从9月13号晚上9点半开始到次日凌晨3点结束,这期间一共转走了她9.2万元。 还有,她名下的中国银行卡也被转走3000块,工商银行社保卡也被转走了一些,他们中间利用许女士的几张银行卡相互转账,再转到很不多家不同的公司,此外还发了几笔995元的现金红包。 另外,许女士还发现,她的抖音“放心借”还借了2万块钱,支付宝花呗也被刷了3500元。 由于许女士的手机已经恢复出厂设置,所有聊天记录都没有了,也没法查到微信转账记录。 许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就刷刷抖音、微信视频,看看小红书,没有点或者下载过任何链接,她觉得很奇怪,他们是怎么不动声色就把钱给划走了。 更离奇的是,除了她,连她父母也遭殃,他们先把钱转到许女士父母的微信,再从微信转到银行卡。 许女士的母亲损失了大概3000块钱,所幸他父亲没有损失。 许女士联系了银行工作人员还有抖音放心借客服,他们都说,这一切都是通过人脸识别或者指纹、输入密码才可以完成。 对此,很多人都说,肯定是许女士的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乱点了,但许女士说她从未告诉任何人她的密码。 虽然她跟孩子睡同一个房间,但是当晚她睡觉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睡了。 记者和银行工作人员都建议许女士报警,目前许女士已经报警,案件还在调查中。 那么,从法律角度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其中,擅自使用他人支付账户权益且非法占有的行为可认定为盗窃。 本案中,盗刷者通过非法手段突破验证屏障,转移许女士银行卡资金11万余元,还盗用其抖音“放心借”贷款2万元、刷取花呗3500元,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产性权益的行为。 涉案金额远超盗窃罪“数额较大”标准(通常1000-3000元),若查明盗刷者身份,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明确银行卡网络盗刷交易中,持卡人可提供交易时真卡所在地、报警记录等证据证明盗刷,发卡行主张系本人或授权交易的,应承担举证责任。 本案中,许女士已完成初步举证,交易发生在其熟睡期间(晚9点至凌晨3点多),本人无操作可能,且已及时报警。 银行称操作需密码、人脸等验证,但未提供证据证明系许女士本人或其授权操作。虽许女士恢复手机出厂设置导致部分记录丢失,但现有报警记录、账户流水等已形成基础证据链,银行若无法举证验证环节的真实性与合规性,需承担赔偿责任 。 《商业银行法》第6条规定,商业银行对储户存款承担安全保障义务,需确保交易系统能有效识别非本人操作,防范资金风险。 作为资金安全保障义务方,银行及支付平台需保障验证机制的安全性。 本案中,盗刷者成功绕开密码、人脸等验证环节,且在多账户间频繁转账、跨平台操作未触发风险预警,说明相关机构的安全防护与监测机制存在漏洞。即使许女士无法证明信息泄露原因,只要能确认非本人操作,机构因未充分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仍需对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 这个事提醒大家,手机别随便恢复出厂设置,不然证据没了更麻烦。平时支付密码、人脸验证得盯紧,就算在家也别让手机离太远,尤其家里有孩子的。一旦发现盗刷,第一时间报警,赶紧留好流水、报警记录,别让辛苦钱白白没了!
浙江杭州,徐女士身体有些不适,当天睡的早了会,次日一早发现手机全是消费记录,银行
【36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