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政坛上演戏剧性一幕: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美国传统盟友不顾美方反对,集体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场突如其来的“承认潮”令美国与以色列在毫无防备之际陷入措手不及之境。目前全球已有近160国承认巴勒斯坦,占联合国会员国八成以上。 法国率先表态,英国、澳大利亚迅速跟进,西班牙、挪威等国也加入行列。这些传统上紧跟美国的西方国家,此次却集体"转向"。 这些国家不仅承认巴勒斯坦国,还明确支持"两国方案",即巴以和平共处、各自建国。这与美国长期坚持的"先谈判后承认"原则直接冲突。 目前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已接近160个,包括欧盟多数成员国、金砖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已站在巴勒斯坦一边。 美国白宫表示"失望",国务院紧急召见相关国家大使。美方秉持其观点,坚称巴勒斯坦建国事宜,需经由谈判这一途径来达成。 内塔尼亚胡称这是"对恐怖主义的奖励",以外交部宣布暂停与相关国家的外交磋商,并威胁采取反制措施。 美国务卿致电多国外长,以色列高官紧急出访欧洲,试图阻止更多国家加入"承认潮",但效果有限。 加沙冲突所引发的人道危机,相关国家理应伸出援手,以支持巴勒斯坦为切入点,助力缓解当下重重压力。 中东格局变化促使这些国家重新定位,支持巴勒斯坦成为参与未来中东事务的重要途径。 这些国家国内穆斯林群体的诉求,促使政府调整外交政策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美国的中东政策引发盟友担忧,此次行动可视为集体表态。 巴勒斯坦问题渊源可回溯至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此决议意义明晰,旨在构建犹太国与阿拉伯国,自此,该问题便逐渐凸显并延续至今,以色列成功建国,而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屡遭挫折。 1993年奥斯陆协议曾带来和平希望,但后续暴力冲突导致和平进程停滞。2012年联合国授予巴勒斯坦观察员国地位,此次"承认潮"是该进程的延续。 这一发展将产生多方面影响: 巴勒斯坦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这一积极进展犹如为其未来正式建国筑牢根基,在国际舞台影响力的增强,让巴勒斯坦朝着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目标,迈出更为稳健且坚实的步伐。 以色列面临更大国际压力,可能被迫重新考虑谈判立场,美国中东政策遭遇挑战,需要重新评估与盟友的关系,联合国改革进程可能加速,关于巴勒斯坦会员国资格的讨论将更激烈。 巴勒斯坦方面对这一发展态势表示热烈欢迎,将其盛赞为“和平的胜利”。 以色列对此表达了强烈反对立场,其认为此举措会给和平进程带来阻碍,使和平愿景的实现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不利于地区稳定与发展。 美国处境尴尬,传统盟友的集体行动令其中东政策受质疑。阿拉伯国家普遍支持,认为这是国际社会的正义之举。 未来,或有更多国家加入承认巴勒斯坦之列。 这场"承认潮"表明:国际政治正向多极化发展,各国根据自身利益做出选择;得道多助成为国际共识,单边主义日益不得人心;和平共处是解决冲突的唯一可行途径。 当前局势既带来挑战也蕴含机遇,各方需要展现智慧和灵活性,推动巴以问题向公正、持久解决的方向发展。 参考信源: 法国等多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内塔尼亚胡放话:不仅限于加沙 2025-09-23 13:08·凤凰卫视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因为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那美国布下的陷阱
【1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