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重大突破,9月17日报道,有个初创性企业叫宇量升。交给中芯国际的一台EDU

福星徠说事 2025-09-23 15:48:50

光刻机重大突破,9月17日报道,有个初创性企业叫宇量升。交给中芯国际的一台EDU光刻机。   搁以前,国内的芯片制造厂过得挺“舒服”,在全球供应链里找好自己的位置,从荷兰阿斯麦、美国那边买关键设备是家常便饭。   可自从美西方开始搞制裁,这条舒服的老路直接被堵死了,“能不能活下去”成了所有厂家都得面对的现实问题。   但压力归压力,咱们市场的底层逻辑在这摆着:中国可是消化了全球七成芯片的大经济体,真被逼到墙角的时候,这么大的需求和利润空间,本身就是催着技术突破的最强引擎。   就这么着,“倒逼式”创新来了。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宇量升这家公司——2022年才刚成立,算是行业里的“新兵蛋子”,可这么短时间内,居然拿出了能送到中芯国际去做验证的核心设备,也就是那台EDU光刻机。   而且这还不是个案,看看数据就知道,这几年国产设备在国内芯片产线上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占比更是翻着倍往上涨,从以前啥都依赖进口,到现在自己动手搞研发、造设备,这种模式的转变,明眼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次突破最聪明的地方,不是硬着头去跟最顶尖的EUV光刻机死磕——要知道EUV技术壁垒高得很,短期内很难追上。   咱们反倒是脚踏实地,回头把相对成熟的DUV深紫外光技术的潜力挖到了极致。   办法也很实在,就是靠工艺来补短板,用成本更高、难度也更大的多重曝光技术,硬生生走出了一条高效的追赶小路。   听说啊,宇量升那台EDU光刻机,最初设计的时候是为了28纳米工艺准备的工程开发机,可现在已经被用来挑战7纳米技术了,甚至还在朝着5纳米的终极目标使劲儿。   普通人可能搞不懂28纳米、7纳米这些数字到底意味着啥,但平时用手机、电脑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速度变快了、反应更灵敏了,这背后就有这些技术突破的功劳。   要是咱们真能用DUV技术搞定5纳米芯片的量产,那在某些关键领域,跟阿斯麦用EUV造出来的最先进3纳米芯片比,差距就只剩一代了,这进步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这次突破带来的影响,不只是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人心变了。   一个技术点的突破,正在撬动整个半导体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对这个产业心态的重建。   前几年,整个市场都被“断供”的焦虑笼罩着,大家总担心“脖子被人卡住”,觉得自己研发先进光刻机就是天方夜谭。可现在不一样了,那种焦虑正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底气,是“不用再看别人脸色”的自信。   一线的老工程师看到国产设备进步这么快,都忍不住惊叹;工厂里的年轻人,也从以前只会操作进口旧设备,变成主动去研究、学习国产新机器。   就连咱们普通人在网上聊天,话题都变了——以前聊手机只关心是苹果还是华为,现在会主动问“这里面的核心装备是哪家国产公司造的”。   这种集体信心的转变,最后都会落到对未来的预期上。   投资者看到了填补技术鸿沟里的大机会,纷纷往这个领域投钱;产业界也开始认真琢磨,说不定真能搞出一条和西方并行的、独立的全球芯片产业链。   说不定啊,那台决定全球半导体产能格局的“天平”,就在这场由外部压力引发的大变革里,悄悄往咱们东方这边倾斜了。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