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说:搞无人驾驶汽车、无人商店、无人酒店我不奇怪,饭店里用机器人

繁梦间 2025-09-23 10:26:18

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说:搞无人驾驶汽车、无人商店、无人酒店我不奇怪,饭店里用机器人端盘子,我也不奇怪,就连研发AI写文章,也不奇怪,但是你发现没?现在的智能科技有点跑偏了,放着救火、排雷、高空作业这些能救命的“硬骨头”不啃,反倒扎堆去抢快递员、收银员的饭碗。 清华大学的柳冠中教授,就点出了一个特怪的现象,我们一边惊叹于无人驾驶、AI写作这些酷炫技术,一边却发现,这些最聪明的“大脑”,正扎堆跑去跟快递员、收银员抢饭碗。 技术本身没毛病,无人商店也好,机器人服务员也罢,都是效率的提升,但柳教授真正想问的是,我们最顶尖的智慧,为什么不去啃那些真正要命的“硬骨头”? 比如冲进火场救人,深入雷区排爆,或者代替工人在百米高空作业。这些能拯救生命的事,AI似乎总是进展缓慢。 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选择问题,这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拨动着AI发展的罗盘,那只手,就是资本。 资本的逻辑简单粗暴:追求短平快的最大化回报,AI技术刚走出象牙塔,就被硅谷巨头和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们推上了商业化的快车道。 零售、物流这些行业,数据好抓,算法容易落地,市场又大得吓人,简直是完美的变现沃土,资本当然会蜂拥而至。 可消防、排雷这些领域呢?技术难、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客户还多是政府机构,商业上怎么看都像一笔“慢生意”,自然就被冷落了。 这枚失衡的罗盘,正在给整个社会带来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岗位挤压。 收银、物流、客服这些领域,成了失业的重灾区,国际劳工组织有个预测,说到2030年,全球可能会有近两亿人因为自动化丢掉工作,其中大部分就集中在服务和零售业。 这不仅仅是失业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体的生存焦虑,当基层劳动者,特别是女性和少数族裔,首当其冲地被替代,社会的贫富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更可怕的是,这股浪潮已经开始向上蔓延,连律师、会计、金融分析师这些过去被认为是“铁饭碗”的白领职业,也感到了寒意。 这种普遍的不安全感,正在悄悄侵蚀社会的根基,就像有人观察到的,就业越来越难,生存压力山大,或许也是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愿生育的深层原因之一。 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也警告说,如果放任不管,AI只会成为加剧社会不平等的工具,一个完全“无人”的社会,还算得上是“社会”吗?这个问题,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AI的价值,绝不能只用“资本效率”这一个刻度来衡量,技术是中性的,它的善恶取决于我们为它设定的目标。 我们需要政策的引导,去鼓励资本和智慧流向那些真正造福人类的“硬骨头”领域。 AI的终极使命,应该是把人从那些不该或不能承受的危险、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不是在基础岗位上与人内卷。 让技术回归为人服务的初心,让它的每一次进步,都指向更广泛的人类福祉,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未来。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