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体操王子李宁娶了师姐陈永妍,婚后6年一直都没有孩子,陈永妍埋怨:“都怪你不行”,李宁不服气:“我可是拿了106块金牌的奥运冠军,我不行还有哪个男人能行?” 2006 年的北京某体操训练房,44 岁的李宁蹲在地上,手把手教 3 岁的女儿做平衡木基础动作。女儿摇摇晃晃地踩着木台,他伸出双手稳稳护在两侧,眼神里满是宠溺。 不远处的陈永妍举着相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 —— 谁能想到,多年前的他们,曾因婚后 6 年无子的问题,陷入过激烈的争执,甚至怀疑过彼此。 1997 年的某个深夜,李宁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揉了揉疲惫的眼睛,看着桌上堆积的文件 —— 刚创立不久的运动品牌遭遇资金危机,他白天跑遍北京的商场谈合作,晚上还要熬夜修改运营方案。 手机突然响起,是陈永妍的电话,语气带着委屈:“今天妈又问起孩子的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李宁沉默了片刻,只能说:“再等等,等公司稳定了就好。” 挂了电话,他望着窗外的夜色,第一次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动摇 —— 事业与家庭,似乎难以平衡。 李宁和陈永妍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带着 “体操人的默契”。1975 年,广西体操队的一次集训中,14 岁的李宁在跳马训练时不慎摔倒,膝盖擦破了皮。 16 岁的陈永妍看到后,默默拿来药水和纱布,蹲在他身边帮他处理伤口:“动作没掌握好就别逞强,受伤了怎么练?” 这句看似责备的话,却让李宁心里暖暖的。 后来,无论是李宁在世界杯斩获 6 金时的高光时刻,还是陈永妍在亚运会夺冠后的欢呼,他们都是彼此第一个分享喜悦的人。 1993 年结婚时,陈永妍笑着对李宁说:“赛场上我们是对手,生活里我们是队友。” 可婚后的 “生育难题”,却让这对 “队友” 产生了分歧。 1996 年,陈永妍 35 岁,为了备孕,她辞去了体操教练的工作,每天在家煲汤、做瑜伽,可肚子始终没有动静。 而李宁的事业却进入关键期,为了打开市场,他经常陪客户喝酒到深夜,有时甚至宿在公司。 有一次,陈永妍在整理他的外套时,发现口袋里装着胃药和解酒药,心疼又生气:“你这么不爱惜身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孩子?” 李宁也急了:“我拼命工作,不也是为了这个家吗?” 争吵过后,两人陷入了冷战,家里的气氛变得压抑。 1998 年,在双方父母的劝说下,两人终于决定去医院做全面检查。等待结果的那几天,陈永妍整夜失眠,李宁也推掉了所有应酬,每天陪着她散步。 当医生告知 “李宁因长期熬夜、应酬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生育,但调理后可改善” 时,两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从那以后,李宁彻底改变了生活习惯:他每天早上 6 点起床,带着陈永妍去公园打太极 —— 这是他们在体操队时学过的养生方式;晚上不再加班,而是陪陈永妍看电影、聊家常;应酬时也尽量不喝酒,实在推不掉就提前吃解酒药。 陈永妍则变着花样给李宁做清淡的饮食,还特意学了中医推拿,每天睡前帮他按摩放松。 1999 年初,当陈永妍拿着孕检单告诉李宁 “怀孕了” 时,这个曾在赛场上冷静沉稳的奥运冠军,激动得手舞足蹈,甚至跑去超市买了一大堆婴儿用品,回来后才发现孩子还没出生。 儿子出生后,李宁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每天半夜起来冲奶粉、换尿布,一点也不含糊。 有次朋友调侃他 “当了爸爸变温柔了”,他笑着说:“以前拿金牌是为了国家荣誉,现在照顾家人,是为了家庭幸福,都重要。” 2006 年女儿出生后,李宁的事业也步入正轨,他开始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每年暑假,他都会带着全家去旅行,无论是海边还是山区,都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 孩子们长大后,李宁还会教他们体操基础动作,但从不强迫他们走体育道路,他说:“我希望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像我父母当年支持我学体操一样。” 如今,李宁和陈永妍都已年过花甲。他们的儿子毕业于名牌大学,从事金融行业,女儿也继承了他们的运动基因,喜欢网球。 一家四口经常一起参加公益活动,李宁还发起了 “体操公益课堂”,免费教贫困地区的孩子学体操。 闲暇时,李宁和陈永妍会回到广西老家,去曾经训练过的体操队看看,回忆年轻时的时光。 回首这段婚姻,陈永妍说:“那段 6 年无子的时光,虽然难熬,但让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包容。” 李宁则坦言:“事业的成功固然重要,但家庭的圆满才是人生真正的金牌。” 这对 “体操界传奇夫妻”,用几十年的陪伴与扶持,证明了婚姻最好的模样 —— 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遇到困难时,能携手并肩,共同书写属于彼此的幸福篇章。 信息来源:(人民网——《商界大佬背后的美丽妻子》)
韩鹏一路小跑惹争议!山东泰山迎战青岛海牛赛前,韩鹏一路小跑去跟李霄鹏教练打招呼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