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8年,嬴政车裂赵姬的面首嫪毐,赵姬痛骂嬴政:“你这个孽障,不是我儿子!

放点糖呗 2025-09-22 19:08:20

公元前238年,嬴政车裂赵姬的面首嫪毐,赵姬痛骂嬴政:“你这个孽障,不是我儿子!”嬴政反问道:“我是谁的儿子?”赵姬久久不语,随后嬴政罢免吕不韦,在流放蜀地途中,吕不韦服毒自尽。 吕不韦眼看着嬴政一天天长大,心思越来越深,越来越难揣测。 他想起自己和太后赵姬的那点旧事,心里总不踏实,生怕哪天东窗事发。 想来想去,他决定找个“替身”来代替自己——暗中物色到了一个叫嫪毐的人。 这人有点“本事”,很得太后的喜欢。 吕不韦把他假扮成宦官,送进了宫。果然,赵姬非常宠幸他,两人甚至悄悄生下了两个孩子。 赵姬对嫪毐好得不得了,金银财宝赏个不停,还请嬴政封他做了长信侯,允许他在雍城盖大宅子,把太原郡一带直接划成他的地盘。 得了势的嫪毐,越来越不知天高地厚。有一次喝大了,竟当众嚷嚷:“我可是秦王的假父!看谁敢不服?”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飘进了嬴政的耳朵。 嬴政本来就不满嫪毐已久,一听这话,彻底被激怒。 嫪毐自己也意识到闯下大祸,干脆心一横——偷了太后和秦王的玉玺,调集麾下死士,打算在嬴政举行加冕礼的时候突然发难,篡位。 但他远远低估了嬴政。 嫪毐的人马刚动,嬴政早已安排好的昌平君、昌文君就带队出击,迅速平定叛乱。 嫪毐狼狈逃跑,还是被抓了回来。 嬴政毫不留情——将这个侮辱母亲、觊觎王位的狂徒处以车裂,并诛灭其三族。 嫪毐叛乱的尸体还挂在城墙上,乌鸦啄得正欢。 赵太后被关在棫阳宫里,摔碎了所有能摔的东西。“逆子!孽障!”她尖叫着,“不是我儿子!” 嬴政走进来,玄色龙袍上还沾着血。他挥手让宫人退下,静静看着母亲。 “嫪毐该死。”他说,“与太后私通,还生二子,更敢举兵造反。” 赵姬扑过来撕打他:“你杀我孩儿!杀我良人!” 嬴政任她捶打,突然问:“我是谁的儿子?” 赵姬僵住了。指甲掐进嬴政胳膊里,血渗出来,她却像被烫到般缩回手。 “你...你自然是先王之子...”她眼神躲闪。 嬴政逼近一步:“吕不韦说,朕该叫他仲父。” 赵姬跌坐在地,簪子掉了,青丝散乱。她想起二十六年前,吕不韦把她送给异人时的情景。 那个赵国商人笑着说:“若生下男孩,就是未来秦王...” “说话。”嬴政声音冷得像铁。 赵姬突然大笑:“是!你不是异人的种!是吕不韦的野种!满意了?” 嬴政脸色煞白。 他想起小时候在赵国为质,总被骂“商贾野种”。异人死后,吕不韦总揽朝政,确实像半个爹。 “好...好得很...”嬴政倒退两步,“来人!太后移居雍城,非诏不得出!” 处理完母亲,嬴政召见吕不韦。相国还端着架子:“陛下诛嫪毐,大快人心...” “仲父。”嬴政打断他,“朕该这么叫吗?” 吕不韦扑通跪下:“陛下何出此言?” 嬴政扔下一卷竹简:“这是你门客写的《吕氏春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吕不韦冷汗直流:“臣...臣是为陛下集思广益...” “朕看你是想当家做主!”嬴政踹翻案几,“滚回河南封地!即刻启程!” 吕不韦离京那日,六国使者纷纷来送,更让嬴政疑心:“老贼势力不小啊...” 一年后,嬴政还是不安心。又下诏:“吕不韦与诸侯交往过密,迁蜀地!” 诏书到河南时,吕不韦正宴客。读完诏书,他大笑三声:“好个嬴政!比他爹狠多了!” 当夜,吕不韦取出鸩酒。门客劝他:“主公可逃往他国...” 吕不韦摇头:“我若逃,嬴政必杀我全族。饮鸩而死,还能留个全尸。” 他写了封信:“臣死,陛下心安矣。唯愿陛下念臣辅佐先王之功,保全吕氏血脉。” 信送咸阳后,吕不韦饮鸩自尽。 嬴政收到信,沉默良久。没诛吕氏全族,只将其子孙迁往边地。 后来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帝。有次巡游至雍城,去见赵姬。 老太太已神志不清,抱着枕头当婴儿哄。见嬴政来,傻笑:“我儿来了...” 嬴政问侍从:“太后常这样?” 侍从跪答:“总说‘政儿小时候’...” 嬴政站了会儿,转身离去。 吕不韦子孙在边塞活了下来。 汉文帝时,有个吕姓商人捐粮获爵,据说就是吕不韦后人。 有野史说,始皇知道自己是吕不韦之子,故格外痛恨商人,定“七科谪”时把商人列第一等。 真伪难辨。 而始皇陵至今未开,秘密永埋地下。 最讽刺的是,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本为教嬴政治理天下。 谁知反而加速自己死亡。若他知后世以“奇货可居”讽他,不知作何感想。 帝王家事,从来血淋淋。 嬴政一生最恨“出身”二字,却终其未能摆脱这个阴影。 或许正因如此,他才格外强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非要争个名正言顺。 至于真相? 早随黄土埋了。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放点糖呗

放点糖呗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