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刘邦想要宠幸一个女人,看到女人姿色平平,他一下子就没了想法。就在刘邦转身离开的时候,女人突然拉住了他的衣角,撒娇说:“陛下,臣妾昨晚梦见一条苍龙趴在妾身上缠绕。”刘邦听完后,心情大好。没想到,这一夜竟为大汉王朝延续了400年…… 汉高祖七年的春天,刘邦刚平定完英布叛乱,心情不错,在后宫溜达。 这些日子他宠幸戚夫人多了些,吕后那边脸色不好看,得换个地方消遣。 转悠到掖庭时,看见个洗衣的宫女,姿色平平,正要走开,那女子突然拉住他衣角:“陛下...” 刘邦皱眉:“放手。” 女子却不松手,低声道:“臣妾昨夜梦见苍龙盘身...” 刘邦愣了一下。 这话听着耳熟——当年他娘怀他时,就说梦见蛟龙盘肚子上。他打量这女子:“你叫什么?” “薄姬。”女子低头,“原是魏王豹的妾室...” 刘邦想起来了。 这女人是魏豹败亡后没入后宫的,一直没注意过。他盯着她:“你说梦龙?详细说说。” 薄姬声音发颤:“昨夜梦见苍龙缠绕妾身,惊醒时犹觉威压...” 刘邦突然大笑:“好!朕今晚就让你见见真龙!” 当夜,刘邦果然临幸薄姬。 事毕,刘邦捏着她下巴:“若真有孕,倒也是天意。”说完便走,再没来过。 薄姬确实怀孕了。十月后生下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 但刘邦早忘了这事,戚夫人又生个儿子,他正忙着想废太子呢。 薄姬在冷宫带孩子,常对儿子说:“你爹是真龙,你也是龙种。”刘恒似懂非懂地点头。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其子刘如意被毒杀。 其他妃嫔多半遭殃,薄姬却因不受宠幸,反得保全。吕后甚至准她随儿子去代国就藩。 离京那日,薄姬对八岁的刘恒说:“记得娘说的龙梦吗?咱们要活着等机会。” 刘恒在代国长大,谨小慎微。每次长安来使,他都亲自郊迎,礼数周到得让吕后挑不出错。 薄姬常提醒他:“你高祖爹当年在汉中,也是这般隐忍。” 吕后死后,诸吕作乱。 周勃陈平诛灭诸吕,商议立新帝。都说刘恒仁孝,而且母家薄氏无权无势,好控制。 使者到代国迎立时,刘恒疑是陷阱。薄姬说:“我儿记得龙梦否?真龙该出世了。” 刘恒仍不放心,先派舅父薄昭入京打探,确认无误才动身。 临行前,薄姬叮嘱:“到长安,先谒高庙,再即帝位。见老臣要谦恭,但该夺军权时莫手软。” 刘恒照做,果然顺利登基,是为汉文帝。薄姬成了薄太后,住进长乐宫。 有次文帝问母亲:“当年那梦,是真的吗?” 薄太后笑笑:“真假重要吗?你高祖爹因信而幸我,吕后因不信而容我,老臣因轻视而立你。这一梦,救了你我性命。” 文帝恍然大悟。原来母亲用个梦,在乱世中保全了母子二人。 后来文帝节俭爱民,开创文景之治。有次他想修露台,听说要费百金,相当于十户中产之家财产,便作罢。 薄太后知道后说:“这才像你高祖爹的儿子。他当年见秦皇车驾,说‘大丈夫当如此’,不是羡慕奢华,是羡慕能安天下。”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传位景帝,延续汉室。 后来汉武帝雄才大略,虽耗空国库,但底子是文景攒下的。 薄太后活到文帝即位后十七年,临终前说:“我这一生,最得意不是当太后,是那夜拉了你爹衣角。” 史书载薄姬“梦龙生文帝”,未必是真。 但确实因这一梦之言,改变了她与儿子的命运,间接延续汉室四百余年。 刘邦当年随口一问,未必信梦,只是图个新鲜。岂料这一夜之缘,竟真为大汉续了命。 有时历史就这么偶然。一个失宠妃子急中生智的谎话,一个皇帝一时兴起的临幸,改变了王朝走向。 倒是民间传说越传越神,说薄姬真梦苍龙,乃天佑大汉。其实哪有什么天佑,不过是凡人机智,加上几分运气。 但运气,往往比天意更靠谱。 薄姬这辈子最厉害的本事其实就俩字:活着。她原本是魏王豹的妻子,魏王豹兵败之后,她和其他女眷一起被送进刘邦后宫,扔进了织布房干杂活。别人或许还想着怎么引起皇帝注意,她却比谁都清醒——自己这身份,前朝败将之妻,弄不好就是杀身之祸。 所以她一声不响,埋头织布,低调得像个透明人,尽量不让任何人想起她。也是机缘巧合,刘邦后来偶然听说她人品不错,就召见了一次。没想到就这一次,薄姬怀上了孩子,生下了刘恒。 即便生了儿子,她也没有得意忘形。刘邦儿子不少,吕后又强势善妒,薄姬带着刘恒不争不抢,默默无闻地过日子。吕后掌权之后,清理其他皇子及其生母,手段狠辣。薄姬一看风向不对,立刻主动请求离开,去儿子偏远贫瘠的代国生活。 这一走,其实保住了母子俩的平安。 到了代国,她带着儿子穿粗衣、吃简餐。这一切,都让朝中那些老臣——比如周勃、陈平——觉得:这母子俩没背景、没野心,刘恒好控制。 所以吕后一死,大臣们肃清吕家势力后,果然就迎立了远在代地的刘恒做皇帝。 薄姬的智慧,在于她太明白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她用低调和忍耐,把原本可能致命的弱点,变成了全身而退的资本。可以说,没有薄姬的谨慎和清醒,汉文帝根本不可能平安登基。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