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终于说出了大实话,他说自己原本就没有打算参加这次党主席选

是逸屹呀 2025-09-22 11:33:04

郝龙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终于说出了大实话,他说自己原本就没有打算参加这次党主席选举,由于时间太过于仓促,所以他才没有参加这场候选人辩论活动。   国民党这场主席选举的风波,与其说是一场候选人之间的公开竞争,不如说是党内派系利益和程序正义之间的巨大矛盾。   在政治赛场上,一个人的参选意愿本该是起点,可郝龙斌的出现却完全是反着来的。   他自己都公开说,压根就没想过要来选,甚至还因为准备不足这个理由,直接缺席了关键的候选人辩论,这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被动。   外界的看法很一致,他出来选,根本不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是成了某些派系利益的代言人。   舆论的焦点,自然就落在了赵少康和朱立伦这些老江湖身上,大家觉得就是他们在背后操盘这局“代理人”的棋。   这套路其实也不复杂,核心人物自己不方便下场的时候,就推一个代理人上来,既能保住自己派系的影响力,又能去探探水、卡卡位。   个人意愿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完全是为更大的派系利益服务。   但问题是,策划者们心里也清楚,郝龙斌在所有候选人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竞争优势。   于是各种试图修改选举规则、甚至搞“内定制度”的传言就冒了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候选人本身的弱点,强行保送。   最有意思的是,相关人物嘴上喊着要“公平公正”,一切让“选票决定”,可背地里的操作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这种言行不一,让外界彻底看清了某些政治人物的真实面目,这出戏也被批评为国民党根深蒂固的“宫廷政治”和“酱缸文化”。   很多人都认为,赵少康才是那个真正被内定要接任党主席的人。可他为什么没亲自出马呢?据说,台湾社会的舆论压力实在太大,更要命的是他中天电视台大股东的身份,这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障碍。   作为一个极其善于言论发挥的公众人物,媒体平台就是他的生命线,如果要参选就可能得放弃这个阵地,这代价太大了。   正是这种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才迫使这场权力争夺从直接的正面冲突,变成了现在这种拐弯抹角的代理人战争。   而他的缺席,也恰好给了朱立伦这些势力继续在权力中心周旋的空间。

0 阅读:448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97

用户17xxx97

4
2025-09-22 13:25

早已经无药可救

用户63xxx09

用户63xxx09

2
2025-09-23 00:23

任人摇摆,有失自见,人格比主席重要!

猜你喜欢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