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全世界的面,川普突然向塔利班喊出一句话,现场西方记者全都惊呆了:中方绝不会接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1 18:00:47

当着全世界的面,川普突然向塔利班喊出一句话,现场西方记者全都惊呆了:中方绝不会接受 川普在和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发布会时,突然面对全球直播的镜头表示,美国计划重新控制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CNN随后披露,川普政府已经为此计划秘密筹备了几个月之久。川普的喊话让发布会现场的西方记者全都惊得目瞪口呆,不少记者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频繁向身边人求证。这些记者在会后发表的报道中有一点内容是一样的,那就是都认为“东大、俄罗斯对此事绝不会接受”。   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是上世纪50年代由美国援建时,它只是阿富汗空军的一个普通驻地;60年代苏联人带着推土机来扩建,把跑道加长到3500米,足以起降当时最先进的轰炸机;1979年苏军正是从这里出发,揭开入侵阿富汗的序幕;2001年美军又踩着反恐的旗号接管此地,最多时驻扎过4万兵力,成为整个中亚地区最大的美军屯兵点。   那些曾经在基地食堂里喝咖啡的美国士兵不会想到,2021年7月他们撤离时匆忙到连钥匙都没交,而仅仅四年后,他们的总统又要把部队派回来。   记者们在会后的报道里几乎都提到了同一个判断:中俄绝不会接受这一计划。翻开三个月前的四国外长会议声明,白纸黑字写着“尊重阿富汗国家主权”“反对干涉内政”的条款。   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渗透了几十年,绝不会坐视美军重新出现在自家南大门;中国刚刚用Y-20运输机给阿富汗送去地震救灾物资,那些帐篷和毛毯正在Kunar省的难民营里发挥作用,这种民生援助构建的信任,显然比军事存在更有分量。   上海合作组织的机制里早就把阿富汗问题列为重点,美军这次想把基地变回“世界上最繁忙的军用机场”,等于直接闯进了中俄的地缘棋盘。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巴格拉姆基地两条3600米的跑道能起降C-5大型运输机,五个大型停机坪可以停放各种战机,还有现成的机库、塔台和生活设施,这些都是现成的战略资产。   控制这里,美国就能重新掌握中亚的空中通道,向北盯着俄罗斯,向东牵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向南威慑伊朗。但他似乎忘了,2021年美军撤离后,塔利班很快就控制了这座基地,2023年他们的发言人穆贾希德已经宣布要把这里改建成经济特区。现在要从塔利班手里夺回这块肥肉,无异于在老虎嘴里拔牙。   现场记者们震惊的表情里,藏着对历史的记忆。2021年美军撤离时的混乱还历历在目——凌晨时分悄悄溜走,连交接仪式都没办,阿富汗政府军两小时后才发现基地空了。这种仓皇撤退的狼狈,与如今“重新控制”的豪言壮语形成刺眼对比。   更关键的是,中俄这两年在阿富汗问题上动作频频。第三次中俄巴伊四国外长会议专门强调要“支持阿富汗经济增长”“扩大经贸合作”,中国的援助物资一次次降落在喀布尔机场,俄罗斯则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推动地区安全合作。   这些行动都在传递同一个信号:军事干预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经济合作的主场。   巴格拉姆基地的跑道上,曾经见证过苏联运输机的频繁起降,也记录过美军A-10攻击机的每日巡逻。那些历史碎片拼凑出的“帝国坟场”魔咒,特朗普显然没放在眼里。   但现实的阻碍远比想象的坚硬:塔利班不会轻易放弃已经到手的战略要地,他们的武装力量这几年一直在强化基地防御;中俄绝不会允许美国在中亚重启军事存在,四国外长声明里“反对把人道援助政治化”的表述,实际上也是在敲打外部势力别搞军事小动作;更不用说阿富汗民众经历了几十年战乱,早就对外国军队的到来充满警惕。   就在记者们连夜赶稿的时候,巴格拉姆基地的夜色正笼罩着那些空置的机库。塔利班士兵在跑道旁巡逻,他们的脚步踏过美军遗留的罐头盒和苏联时期的钢筋混凝土。   远处的萨朗隧道灯火通明,这条由苏联援建的交通命脉,现在正运送着来自中国的救灾物资和商业货物。历史的轮回里,军事基地的归属权不断变更,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真正需要的,从来都不是战斗机和轰炸机。   特朗普的喊话像一块石头投入中亚的地缘湖泊,激起的涟漪正在扩散。上海合作组织的紧急会议已经在筹备中,中俄外交官们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走廊里频繁密谈,塔利班发言人的回应虽然还没公布,但措辞想必不会客气。   那些现场惊呆了的西方记者们或许已经意识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宣布,不仅会让巴格拉姆基地再次陷入漩涡,更会让本就复杂的地区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