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郝龙斌突然对我们放话,要求我们正视所谓的“中华民国”!   2025年9月

波览历史 2025-09-20 22:45:33

可笑!郝龙斌突然对我们放话,要求我们正视所谓的“中华民国”!   2025年9月19日,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郝龙斌在登记参选后立即向大陆发出所谓“呼吁”,要求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并妄称“九二共识不等于一国两制”。   这番言论在两岸关系敏感时期显得格外刺眼,暴露了其政治投机本质。   郝龙斌选择在登记参选当日抛出争议言论,其背后的选举焦虑。国民党目前正陷入严重的身份危机和选举焦虑。   2024年“大选”惨败后,国民党内部民调显示其支持率一度落后民进党超过15个百分点。郝龙斌试图通过炒作两岸议题转移焦点,迎合深蓝选民。   这种策略与2016年洪秀柱事件如出一辙,当时洪秀柱因主张统一遭党内替换,折射出国民党在统独问题上的摇摆不定。   值得注意的是,郝龙斌特意强调其父郝柏村曾拒绝参加大陆阅兵,试图以“家族遗产”包装政治立场。   这种将历史记忆工具化的做法,暴露了其对两岸关系的理解仍停留在冷战思维。   此外,郝龙斌要求大陆“正视中华民国”的说法,本质上是对“九二共识”的偷换概念。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而郝龙斌却试图将其扭曲为“两个政治实体”的对等承认。   这种论述甚至比马英九时期的“一中各表”更加倒退,马英九至少承认“两岸非国与国关系”,而郝龙斌的言论已接近民进党的“两国论”边缘。   国民党近年来在两岸论述上不断模糊化:从连战时期的“坚持九二共识”,到朱立伦的“九二共识没有共识”,再到郝龙斌的“正视中华民国”,这个曾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政党正在丧失其核心立场。这种自我否定的过程,正是国民党在台湾政治格局中不断边缘化的根源。   郝龙斌的言论与两岸经济现实形成尖锐对比。2024年两岸贸易总额达2929.71亿美元,大陆连续多年是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每天有数千名台胞往返两岸,数十万台商在大陆投资兴业。这种深度交融的经济关系,岂是政治口号所能割裂?   而就在郝龙斌发表言论的同一天,台湾工商界正在紧急磋商如何应对大陆市场的新机遇。   台湾工业总会数据显示,岛内超过60%的制造业依赖大陆供应链。郝龙斌的的政治表演,与台湾民众的实际需求完全脱节。   郝龙斌重提抗战历史时,刻意将抗战功绩专属化,声称“抗战功绩属于中华民国”。   这种论述完全违背历史事实:抗战是全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历史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进行了12.5万次作战,歼灭日伪军171万人。   将抗战历史工具化为政治服务,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两岸共同记忆的割裂。   从台湾同胞的抗日贡献(如1895年乙未抗战)到大陆军民的浴血奋战,抗战胜利属于全体中华民族。   郝龙斌的言论折射出国民党深层的路线危机:是继续作为推动两岸融合的积极力量,还是沦为民进党的“跟班”?   2024年国民党内部报告显示,超过60%的党员支持“维持现状”,但拒绝“台独”。然而郝龙斌却选择向深蓝极端立场靠拢,这可能导致国民党失去中间选民支持。   大陆方面的立场始终清晰而坚定: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国台办多次强调,“九二共识”的核心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认同两岸同属一中。任何企图歪曲“九二共识”内涵的言行,都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破坏。   郝龙斌的“喊话”表演,既不能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也无法扭转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大势。   这种政治短视行为只会加速国民党的边缘化,最终被两岸同胞所抛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