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岛内网友投票出炉!最大的那个数字,不是郑丽文的22.2%,也不是郝龙斌的20.5%。而是那个冷冰冰的,高达26.8%的“还没想好”。 国民党要在10月18号改选主席,9月中旬领表登记,到时候谁要参选、资格怎样都要确定。 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这些人已经领表参选。 郝龙斌则在18日领表,并且是赵少康陪同领取的。 党内基层党员、地方势力、军系、本土派这些板块都在打量他们。 民调里头爆出一条对局势影响很大的数据:郝龙斌参选,郑丽文支持度 22.2%,郝龙斌 20.5%,罗智强 18.7%,张亚中 5.3%,有 26.8% 的人说“还没决定”。 这些“还没决定”的人其实比任何一个候选人现在的领先都更重要。 他们等的不是谁头衔老,而是谁能打动他们,谁能让他们觉得这个党可以变,不是照旧。 那些有实力、有人气、有话题、有能见度的候选人会比较有机会突破观望者防线。 郑丽文的黑马身份、她在网络、在年轻党员、基层之间引起的关注带来了不少声势。 郝龙斌在老派势力与地方网络资源上有优势。 赵少康如果参选,有可能把“战斗蓝”那股想要对抗绿营、想要变强硬的情绪集合起来。 郑丽文她说聚焦老百姓生活、百年和平,这样的话吸引一些中间选民,也让那些对统一、对分裂都不太满意的人觉得有代入感。 派系支持、资源调动、地方票、军系票,这些传统要素没变。 网络人气高但落到实地,动员力、派系配合、基层组织支持才是真刀真枪的比拼。 但选情变数非常大,赵少康如果出马,可能一波冲上来。 郑丽文如果动得快,把自己的政策、态度铺得够广、让人觉得“她能带来不一样”,就有可能反败为胜。 很多人不投票不是因为看不起谁,是因为觉得好像都差不多,好像没人真的能救这个党。 这种情绪对哪个候选人触发点足够敏感,就会倒向谁。 在权力结构里,本来以为派系力量、地方网络、老人系统就业资源是决定性的,但现在风向有点变。 年轻党员、中间选民、对两岸议题不想激进、不想被标签化的那部分人越来越被看重。 一个候选人如果能把这些人的信任争取到,不是靠喊口号,而是把路线讲清楚,把实际动起来,把基层动起来,那才可能稳胜。 这个选举不只是换人头,换一种感觉也换一种方向。 换一种让党内外觉得“这个党可以不只为派系、为历史包袱活,而能真正回应现实问题”的样子。 当“未决定”的那大群人决定投票的时候,不仅是候选人输赢的问题,是国民党未来四年走向的问题。 到底是继续老派稳着来、继续靠派系运作,还是往年轻化、回应民意那边倾斜,那张选票就能定调。 很多支持者现在看的是:谁能真实让人觉得党能被翻新,能被重塑,能重新在台湾政治里有竞争力。 我看,这场选举很可能成为国民党内“势头型政治”的分水岭。 如今领先的不一定最后赢,但能带动情绪的人最危险。 这不是谁赢谁输简单的问题,是国民党能不能真正回应台湾社会期待的问题。 那些“还没决定”的人不是软弱,他们是党命运的钥匙,是选举的未来。 这场选举如果能变成一次真正让人看到希望的变革,就不仅是新主席上台,更是国民党可以翻身的一刻。 信源:台海网--2025-09-15--《国民党主席最新民调:郑丽文领先、郝龙斌紧追 ,但都不敌他?》
郝龙斌不辩论,张亚中捡到枪,顺便把郑丽文、罗智强一并扫了一遍!张亚中批评郝龙斌
【8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