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一锤定音,普京等了整整十年,终于在北京“得偿所愿”?十年前,普京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西伯利亚力量2号”设想时,没人把它当回事。那时俄欧之间气还在流,钱还在赚,俄罗斯不缺买家,中国不缺路线,蒙古也根本没表态。但十年之后,一切都变了。 十年前普京提西伯利亚力量2号时,全球能源格局不一样。2015年俄罗斯天然气主要卖欧洲,通过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管道,年出口1400亿立方米以上,收入占财政大头。中国那时能源进口靠中亚管道,从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拿气,还有海上LNG从澳大利亚和卡塔尔来。蒙古国经济小,靠矿产出口,对能源项目不急不躁,没公开支持。 项目从提起到推进,花了几年初步研究。2016年Gazprom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签备忘录,研究可行性,测路线和成本。管道总长约2600公里,其中蒙古段800公里。早期谈判卡在价格和路线,俄罗斯想高价卖,中国压价。蒙古担心环境影响和分成,拖了进度。 2019年管道1号投产后,俄罗斯尝到甜头,对2号更上心。但2020年疫情打乱节奏,全球能源需求降,油气价跌。2021年欧洲气价涨,俄罗斯还赚,但乌克兰边境紧张加剧。2022年2月冲突爆发,欧盟禁运俄罗斯能源,北溪管道炸了,俄罗斯出口崩盘。Gazprom数据,2023年对欧供气不到150亿立方米,逼俄罗斯找新买家。 中国能源需求稳增,2023年进口天然气1690亿立方米,成为全球最大买家。但中亚管道有限,LNG船运受天气和海峡影响。蒙古见机会,2022年后开始谈过境费,预计每年赚几亿美元,还能修路建桥。2023年三国开多次会议,讨论技术细节和环境评估。 2024年进展快,普京访华时重提项目。中国同意原则,蒙古总统访俄,敲定路线。2025年上半年,Gazprom和中国石油签框架协议,确认年供500亿立方米。9月2日在天津上合峰会边上,三国签谅解备忘录,正式启动。俄罗斯负责上游气田,中国建下游设施,蒙古管过境段。这标志普京十年计划落地,帮俄罗斯绕开西方制裁。 协议细节包括气价挂钩油价,起步价合理。蒙古拿过境费1.5美元每千立方米,还得基础设施援助。三国成立联合委员会,管建设进度。项目总投资预计150亿美元,分摊负担。这不光是能源,还拉动区域贸易。 签协议后,工作组马上行动。2025年下半年启动环境评估和地质勘探,Gazprom派队去西伯利亚气田扩产,目标2027年铺管。蒙古段先修路,方便设备运进。中国在东北建接收站,连接现有管网。预计2030年投产,全线运营后,年输气500亿立方米,占俄罗斯出口1/3。 合作不止管道,三国推中俄蒙经济走廊。铁路升级,从北京到莫斯科缩短时间,货运量增。电力互联,俄罗斯卖电给蒙古和中国东北。2024年签的电网协议,建高压线跨越边境。蒙古矿产开发加速,中国投资煤矿和铜矿,俄罗斯提供技术。 俄罗斯经济受益大,2024年GDP增长靠能源转向东方。管道2号帮填补欧洲空缺,Gazprom计划到2030年对华供气超1000亿立方米。中国能源安全提升,减少对中东和澳大利亚依赖,气价更稳。蒙古GDP小,过境费占财政10%,还能创就业,修公路铁路,改善民生。 全球看,这项目影响能源市场。欧洲转买美国LNG,价高。亚洲气供增加,压低区域价格。地缘上,强化中俄关系,对抗西方压力。蒙古平衡外交,不再只靠美日援助,转向邻国合作。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最新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普京这次不
【4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