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出不了科研成果,要能创新和挑战传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教授张兴栋 被欧洲生物材料学会授予 2025年欧洲生物材料学会国际奖 这是2025年度该奖项的唯一获得人 也是欧洲生物材料学会设奖40余年来首位华人获奖者 张兴栋院士是我国生物材料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名誉理事长 他研发的骨诱导人工骨 羟基磷灰石涂层人工髋关节、牙种植体等产品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惠及数百万患者 看看教授的教育理念,再反思自己的鸡娃模式,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1991年,张兴栋发现并确证无生命的多孔磷酸钙陶瓷可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特有的诱导骨再生的作用,提出“骨诱导性生物材料”。这一发现却引来非议。“一个学物理的,他懂分子生物学吗?真是一个怪异的想法。” 为了向世界证明自己的理论,拿出群体性统计结果,张兴栋带领学生做动物实验,给60多只兔子、20多条狗、100多只鼠作了上万张切片,经过“一张张统计”,共花费6个多月时间,最终交出研究报告。 2002年,张兴栋注册了实体公司——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当时,有人嘲笑他: “不像教授,倒像个商人。” “在产品研发中发现理论问题,然后反哺理论研究,形成良性循环,这是科研成功的关键。”张兴栋供职的研究中心,一年能创造数千万元的市场销售额,生产的“骨诱导人工骨”等产品已让不少患者受益。 张兴栋一心扑在科研上,经常熬夜做科研,比年轻人还拼命。“一年中,他只休息大年初一那一天,平时基本也没有周末,要么出差,要么做研究,一心扑在科研上。” 如今,已经87岁高龄的张兴栋仍然在科学前沿孜孜不倦,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榜样。 教育 成都 大学 生物技术科研
当代大学生的信任感好高
【1评论】【3点赞】